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州府发〔2012〕4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顶效开发区管委会:
2012年州政府工作报告已经黔西南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4日 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州长 龙长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六届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凝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两次特重旱灾和望谟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大力弘扬“贵州精神”,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了州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初步统计,2006年至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从149.1亿元增加到375亿元,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从20.4亿元增加到 81.55亿元,年均增长31.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45.74亿元,年均增长35.5%;固定资产投资从68.1亿元增加到302亿元,年均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1.7亿元增加到106亿元,年均增长20.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161.28亿元增加到471.6亿元,年均增长23.9%;贷款余额从95.3亿元增加到273.1亿元,年均增长23.4%。
,了力依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质文化科普基(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着力调整农业结构,以晴隆、顶坛、坪上、者楼等模式为代表的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绩,烤烟、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打叶复烤厂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州14个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原煤产量从915万吨增加到1989万吨。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9%。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年均增长13.8%。成功承办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健康发展。2011年接待游客7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7.69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3.7倍、3.2倍。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比2006年提高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16:38.8:45.2,比2006年的23.2:35.9:40.9更加优化。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沪昆、汕昆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建成通车,晴兴、惠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开工建设望安高速公路,盘兴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州通车公路里程达134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83公里,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兴义至贵阳航班加密,昆明至兴义航线恢复。长沙至昆明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基本建成。新增水库库容2610万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治理48座,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6万亩,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0.31亩提高到0.52亩,新增小水电装机35.5万千瓦,解决小水电代燃料2.72万人,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11.67万人,解决农村学校饮水问题4.5万人。“州市共建”兴义市成效明显,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0.6%提高到30%。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完成电网投资36.21亿元。广电网络实现数字化传输,电信、移动、联通通信网络升级提速。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41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61平方公里、营造林面积223.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0.67%提高到46%,水土流失、石漠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2.83亿元。从严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自然保护区、重点水源保护地等各类保护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5%。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各县(市)、顶效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加快。
(五)民生保障力度加大。投入3000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村级规划编制,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29万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智力支边工作成效明显,与宁波市的对口帮扶与合作不断加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州共有50.14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92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社会福利成效显著,各类民政救助资金从1.23亿元增加到7.76亿元。城镇职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全省率先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医疗卫生投入从1.59亿元增加到13.71亿元,累计投入38.16亿元。积极推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新增城镇就业5.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财政对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投入从0.58亿元增加到12.16亿元,累计投入37.03亿元。扎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1.3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对13.25万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07元提高到16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86元提高到3955元。积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