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昆政发〔2011〕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现将《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五年,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战略的关键五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攻坚五年。科学编制好“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建设全省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为初步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昆明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和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全面完成《纲要》提出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条件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有效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市“九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五年,是新上项目最多、投资增长最快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投入最大、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园区建设成效最明显、各类园区经济不断提升的五年,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发展环境改变最大、获得各项荣誉最多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标志着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城市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我市起点更高、期待更多、空间更大,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规划提出的21项主要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经济社会逐步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120.37亿元,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达33550元,比2005年增加15990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7∶45.3∶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3.8亿元,年均增长2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160.88亿元,年均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60亿元,年均增长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76元,年均实际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10元,年均实际增长8.5%。
  (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4210”工程,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20.3亿元,年均增长5.4%。粮食总产量108.42万吨,五年平均产量112万吨;畜牧业产值75.03亿元,年均增长7.6%;蔬菜总产量195.1万吨,年均增长2.9%;鲜切花产量37.95亿枝,年均增长3.9%。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工业园区收储土地82平方公里,新增“五通一平”面积66平方公里。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管理面积由原来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290平方公里,全市开发(度假)区和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到1061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86亿元。实现全市工业增加值709.62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6亿元。烟草及配套业增加值180.67亿元,年均增长10.8%;化工业增加值53亿元,年均增长13.6%;生物及生物制药业增加值29.03亿元,年均增长18.1%;冶金业增加值89.3亿元,年均增长8.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69.05亿元,年均增长18.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39.21亿元,年均增长12.3%。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90亿元,年均增长25%;旅游总收入284.8亿元,年均增长15.5%。
  (三)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修编,以及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阳宗海区域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市规划向乡村延伸。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绿化、市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高海公路、东连接线建设;开工建设南连接线、黄土坡至马金铺高速公路、轿子雪山旅游专线、西南绕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广福路、二环快速系统改造、环湖公路、三环闭合工程等一批重点路网;城乡公交“镇镇通”提前1年实现;完成掌鸠河引水工程,启动建设清水海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地铁一、二、三、六号线,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及东南环线、云桂高铁、沪昆高铁长昆段、昆玉铁路、昆广复线等工程。“四环十七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基本完成新机场主体工程,完成新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呈贡新区和空港经济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呈贡新区一、二期路网建设,实施洛龙河公园建设,三台山公园改造,春融公园、张官山公园重点绿化工程,搬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学校,高新区、经开区、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参与新区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空港大道等13项重要基础设施,外部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城市日供水量设计能力达163万立方米,新增城市道路1460.8万平方米、高等级公路230公里,建成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9平方米;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建成整体联动、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级监督”的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率先在一、二板块“四区四县一市”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全市城镇化率达64%。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二、三板块增速明显加快,设立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风景区,促进北部经济快速崛起。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着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新建和扩建东川坝塘等3座中型水库,21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完成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20座,新增库容6049万立方米,恢复库容13203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44.6万亩。累计解决107.5万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1958个,解决3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1.8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3837公里、路基改造5928公里,乡乡通油路率达100%,村村通公路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达66.5%。
  (五)生态环保建设提速
  实施“环湖截污、生态修复、入湖河道治理、生态清淤、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外流域引水”六大工程,在“一湖两江”流域推行“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四全工作,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完成滇池治理“十一五”规划及补充报告项目56项,在建11项,环湖截污和环湖交通实现基础闭合,启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开展“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建成湖滨湿地和林带5.4万亩;主要入滇池河道水质明显改善,8条河道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阶段目标。成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启动除砷治污工程,阳宗海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完成8个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新建,主城区日处理污水规模达到110.5万吨,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265座,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4.9%,工业污水实现全收集处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建立覆盖全市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完成造林61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2.86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完成50个生态文明村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绿地率达37.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淘汰水泥、炼铁、黄磷、电力落后产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3.5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4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低于8.9万吨,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质天数达116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专家技术评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6项指标达标和基本达标23项,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国家专家现场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和“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奖”。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实施科技项目901项,培育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41家,市级60家,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6%,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8.2%,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9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8%。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31所。职业教育步伐加快,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达9.3万人,普职比达1∶1.08。新建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28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138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配置建设,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2775个,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6.1岁。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文化站85个和社区(行政村)文化室1370个。组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5‰以内。初步建立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体系。法治昆明、诚信昆明、平安昆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七)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积极开展“两后双百”、“三就三百”工作,累计开发就业岗位71.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46.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1.5万人、109.5万人、51.16万人、71.45万人和43.3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员达106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2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8.4%。建立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对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设立惠民医院20家,开设惠民病床500张。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65063套,共解决7万多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新闻出版、档案、地方志、参事、人防工作有了新发展。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506项精简到8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172项减至85项,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62项,东川、石林被列为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立“投、融、建、管”专业化分工、产业化运作的机制。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市场化改革为目标,全面完成深化国企改革任务。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民办学校达912所,民营医院达到121家,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城市”。稳步推进农村综合试点改革,完成集体林权改革主体任务。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2722亿元,与13个国外城市和14个国内城市结成友好城市。先后荣获“中国制造业最佳投资城市”、“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中国省会(含直辖市)十大活力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和“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等称号。
  表1  昆明市“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序号

指   标

2005年

2010年规划目标

2010年完成数

指标

属性

绝对值

年均增长(%)

绝对值

年均增长(%)

1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80.13

 

≥10

2120

12.7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元)

17560

 

9

33500

 

预期性

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90.67

 

10

253.8

22.9

预期性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23.01

 

≥15

2160

30.8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5.49

 

12

1060

20.6

预期性

6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

比重(%)

0.6

≥1.6

 

1.6

 

预期性

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5

20

 

32

 

预期性

8

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0

12

 

 

 

预期性

9

人口自然增长率(‰)

6.23

≤6.5

 

5.5

 

预期性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258

 

6

5810

8.5

预期性

11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3.2

80

 

95

 

预期性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0

≥80

   80

 

预期性

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616

7

18875

10.5

导向性

14

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

22.3

28

 

31

 

导向性

15

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58

62

 

63

 

导向性

16

全市森林覆盖率(%)

42.8

45

 

45

 

导向性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3

4.5

 

4

 

约束性

18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1.47

五年累计下降20%

 

五年累计下降23.5%

 

约束性

19

建成区绿地率(%)

25

≥33

 

37.9

 

约束性

2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6

≥36

 

41.6

 

约束性

21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8.05

≥8.1

 

12

约束性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