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按标准建设好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实技术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教、计生 “六位一体”职能,以高效、便捷、优廉为特色,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二)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加强中心卫生院能力建设。以每个镇办好一所由政府举办的卫生院为原则,对农村卫生院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真正发挥在区域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枢纽作用。结合农垦系统改革和区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农村卫生院和农场医院资源。将部分服务人口少的农村卫生院与附近农场医院进行整合重组。将部分中心卫生院分院产权划归中心卫生院管理。
(三)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和卫生室建设标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在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目标的基础上,2011年前所有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村卫生室隶属村委会管理,执业人员由村委会择优聘用,新聘用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资格。鼓励社会和乡村医生举办卫生室。落实乡村医生工作补助,从2010年起,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补助不少于300元,并逐年加大补助标准。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考核标准,具体由辖区中心卫生院组织考核。对公共卫生服务不尽责,医疗技术水平差,服务行为不规范的乡村医生,由中心卫生院向村委会提出解聘建议。
三、明确职能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服务能力
(一)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工作职责功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分别建设为全市的医疗、中医、妇幼和生殖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等技术培训、指导中心。
各中心卫生院、分院和农场医院建设成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骨干和枢纽,提供基本医疗、中医、预防、康复、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开展辖区卫生监督工作,对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和村医的统一培训与管理。
村卫生室建设成为提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基础网底单位,协助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开展疾病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以及一般保健康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