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冶金工程技术学科理论研究力度,突破钢铁生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难关,鼓励和引导钢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实现我省钢铁产业的内涵式发展。技术创新和改造重点包括(1)高效化钢铁生产新工艺技术,包括洁净钢水的高效冶炼、板坯高效连铸技术、高品质板带材高效生产、高效化钢铁制造流程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等;(2)钢铁企业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包括可循环钢铁流程关键节能技术、重大节水技术、高附加值炉渣产品开发和能源转换高效集成技术等;(3)先进钢铁材料生产及装备工艺技术,包括开发高性能碳素结构钢技术、高强度铁素体-珠光体微合金钢技术、钢材减量化技术等。
九、调整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
(一)建立完善海内外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合理规划、配置和开发省内铁矿资源,加大省内铁矿资源勘探力度,努力增加资源储量。进一步加强与海外铁矿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实施多元化的铁矿石进口策略,保障铁矿资源供应长期稳定,努力实现供需双赢。支持大企业集团以澳大利亚、南美、非洲为主要目标区域,采取合资开发、股权收购等多种方式,以成熟的、具有可实现性的中小矿山资源为突破口,争取短期内实现突破;积极跟踪、适时介入比较明确的新兴资源;着眼长远发展,适时介入具有潜力的铁矿石资源及包括煤炭资源在内的其他资源;支持山钢集团参股塞拉里昂唐可里里铁矿项目。到2015年,在海外开发2-3个稳定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由境外资源基地提供的资源量占全省进口的30%以上。到2020年,权益资源掌控数量能够满足山东省钢铁生产用量的三分之二。
(二)提高产品产业链延伸能力。立足于钢材产品的深加工,逐步向以服务营销为目标的钢材深度加工配送转变,促进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与省内重点用钢企业合作建设钢材供应和下料工序;在济南、潍坊、青岛和烟台等钢材消费量较大地区,建设以钢材分销为主的加工配送中心;在沿海造船基地建设船用钢加工配送中心,在重点汽车生产厂附近建设以汽车制造为主、兼顾其他制造业的钢材加工配送和零部件生产中心;在大型钢铁生产区域附近和家电、汽车等制造业聚集区附近建立钢铁贸易物流加工中心,构建仓储、加工、配送、运输、现货贸易等五大功能区体系,配套拓展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电子交易服务、公共保税服务等先进便捷的服务功能。
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体制创新
(一)加强宏观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部署以及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规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海域等指标的约束作用,加强项目的审核管理,严格防止新增违规产能。对落后产能执行差别电价、水价政策,增收部分全额返还各设区市用于淘汰压缩落后产能和职工安置等工作。紧密结合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加强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适时组织对《试点方案》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推动《试点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财税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工作的专项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结合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争取减免项目建设用海海域使用金,争取国家财政补助港口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安排省级财政资金,有关设区市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适当补偿奖励。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股权转让、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等方面按照国家规定给予所得税、营业税、契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优惠。实行并购重组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超过上年一定比例的部分,连续3年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山钢集团为投资主体,增加资本金注入,形成地方政府及有关企业共同出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切实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完善政企银紧密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12家银行和中国人保集团等6家大型保险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服务钢铁企业并购重组、项目建设、基地发展的金融业务,鼓励对海外矿山资源开发项目加大信贷投入和进出口保险支持。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改制重组上市、增资扩股,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山钢集团与保险机构的合作,鼓励以债权、股权等方式,引进保险资金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