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到2015年,沿海地区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52292公顷(784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30%以上。其中,海岸基干林带137418公顷,通道绿化122072公顷,森林公园22934公顷,园区绿化60503公顷,绿化城镇87个、村屯1954个,面积179993公顷,湿地公园15246公顷,自然保护区35000公顷。

  (三)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水、大气和固体废物污染减排工程,开展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城镇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沿海11县(市、区)9区和重点镇都应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优化城市用能结构,积极发展集中供热,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采用世界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装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降低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到2020年,沿海区域主要江河湖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控率达到90%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控率达到100%以上,100%的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90%的主要江河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城镇过境河段水质明显好转,河流最小生态环境用水保证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地下水超采区减少开采量30亿立方米。区域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80%以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第八篇 对外开放规划

  发挥沿海优势,拓展开放深度和广度,建立起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大开放的新格局。

  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立足全球谋划产业发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引导相关市场主体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发展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和生产链条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投资沿海地区,重点吸引国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向我省沿海地区转移。面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型外企、央企、民企战略投资者,引导其在沿海地区设立生产企业和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创新投资促进方式,积极利用跨国并购方式承接发达国家高端产业转移,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

  (二)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完善“走出去”政策和服务体系,支持钢材、水泥、玻璃、陶瓷、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和企业到境内外投资办厂,有效转移省内富余产能,带动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境外实体企业、知名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跨国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在海外开展矿产和能源资源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通过项目贷款贴息等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三)积极融入全球市场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出口基地,力争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省级出口基地升级为国家级出口基地。支持发展一批出口优势企业,对出口基地和重点企业,优先下放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出口许可证管理权限,优先赋予重要商品进出口配额和经营资质,优先使用国家和省级贸易促进资金,优先安排重点展会展位,优先支持开展网上国际贸易。深度开拓重点目标市场,巩固欧美、日韩、港台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俄罗斯、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建立营销体系。

  二、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

  (一)建设中日生态工业园。在曹妃甸工业区内规划建设中日生态工业园,规划控制面积近期为60平方公里,远期为120平方公里。以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取向,重点发展绿色产品制造业、循环产业、生态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四大产业,培育循环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综合物流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六大基地,建设中日绿色创新中心、综合管理中心、生态工业旅游中心和研发孵化中心,建成世界级绿色增长和经济发展转型的样板区、中日经贸合作转型的重要平台、曹妃甸快速崛起的引擎和河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打造中新高端旅游度假区。依托北戴河新区滨海旅游资源,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与新加坡合作,共同打造“北戴河中新高端旅游度假区”,构建世界级旅游硬件和软件环境。借助北戴河在世界的知名度和新加坡海外丰富的客户资源、网络资源,将北戴河滨海旅游融入世界旅游体系。

  (三)建设中日韩国际合作试验区。在渤海新区与日韩联合建设码头、物流、工业三大产业板块。引进先进的生态、环保等技术,在黄骅城区共同建设中日韩生态新城,打造与临港产业区相互依托、智慧智能、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城。规划控制面积55平方公里。

  (四)加强与腹地开放合作。加强沿海与内陆腹地联系,与华北、西北地区等腹地合作共建港口、疏港交通等综合运输体系和临港产业园区。主动在山西、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和省内内陆城市建设内陆港。积极建设北京临港工业园、山西临港产业园、内蒙临港产业园、河南临港产业园和甘肃临港产业园等。密切与省内腹地的经济联系,建设冀东北产业园、冀中南产业园。

  (五)加快开发区扩容升级。加快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品牌园区建设,适时扩容调整。支持沿海省级开发区向国家级开发区升级,争取在曹妃甸新区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11县(市、区)都要培育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开发区。积极申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争取在唐山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建立综合保税区,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开展出口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务。

  (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着力办好中国曹妃甸临港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沧州管道装备展览会和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打造展会品牌,提高沿海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力提高沿海生态新城(区)承办国际及全国性会展活动的能力,每年定期举办大型、国际性商贸、旅游、文化活动。

第九篇 实施措施

  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突破口,强化沿海三市区域发展统筹协调。在管理体制、土地利用、统一市场体系建立、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集聚、金融贸易、投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合理匹配事权和财权。支持沿海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整合唐山、秦皇岛、沧州3市的沿海新区以及新区范围内的县(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行政体制,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搭建区域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建立工业聚集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各市、县建立相应协调机制,解决工业聚集区发展中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