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竞争机制,转化用人机制的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
(三)发展目标
以“十一五”期间的基本业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基础,通过5年的努力,进一步加快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提高气象部门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全面拓宽气象部门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气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在全市气象部门中争创一流。
--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运行顺畅。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时效性明显提高。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建成针对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系统,专业专项和气象科技服务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气象预报预测。预报时效达到7天以上,24、48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建立突发性气象灾害临近预报业务。
--综合气象观测。实现对灾害性天气全天候、多要素的观测,基本实现全县范围内的所有乡镇、中小河流、地质灾害滑坡点的雨量、温度及风向风速的自动化观测。
--气象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将引进并实现秀山中尺度天气预报(WRF)模式的本地化业务运行,研发推广本地化的天气预报综合信息集成分析系统,实现科技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
--气象人才队伍。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国家局、市局及地方局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鼓励职工参加专升本及研究生班学习,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气象台站建设。按照《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气象台站搬迁建设,使我县气象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不断提高,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任务
(一)基本业务发展目标
建设由气象卫星监测网、天气雷达监测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面常规观测系统、环境气象监测网等组成的大气综合探测系统。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高速计算机网络资料存储与共享。大力拓展环境气象业务。建立气象部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的技术保障体系,提高部门整体技术保障能力。
(二)基本气象业务系统
1.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急指挥联动平台系统。建成以自然灾害监测网、预警信息发布网为基础,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为核心,以多灾种灾害监测平台、多专业协同研判平台、多部门联动响应平台、多类别灾情速报平台为支撑的“两网络、五平台”体系,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多渠道、全覆盖的快捷发布和自然灾害的多部门联动预警预防。依托社会资源建设多种手段互补的气象信息接收设施,推进预警信息进镇入村工作,不断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精细化天气预报和暴雨、大风、大雾、寒潮、干旱、冰雹雨雪冰冻、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的预警和服务。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整体业务水平,使秀山气象局在全市气象局信息化建设上达到领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