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12〕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推进公共财政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国家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本市“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把筹办、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推动财政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财政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为全面完成本市“十一五”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上海的整个财政状况有了新的改观,为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并为实现上海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详见图1)。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了2873.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五年间,在第二产业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来自第三产业的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70.1%上升到2010年的75.4%。

  图1“十一五”时期本市地方财政收入情况(略)

  (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公共财政的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逐步提高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增加对低收入群体补贴,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区改造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五年累计安排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是“十五”时期的2.4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支持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等,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公共安全(详见图2)。

  图2“十一五”时期本市地方财政支出情况(略)

  (三)财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的综合调控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十一五”前期,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的实际出发,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10月以后,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五年间,财政扶持政策的产业导向不断增强、支持方式不断优化,财政对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聚焦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国资、外资、民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

  专栏12004-2006年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市政府2004年2月出台的《关于市与区县财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本市在2004-2006年的三年间,分步推进了以“税收属地征管、地方税收分享”为目标模式的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在税收征管体制上,将原按企业产权隶属关系划分的市与区县两级税收征管体制,调整为除涉及国计民生的特定行业(企业)由市级集中税收征管外,其他企业全部实行税收属地征管;在财政分配体制上,市级集中税收征管企业税收地方收入部分归属市级财政收入,税收属地征管企业的税收地方收入部分,分税种按固定比例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享。

  (四)财税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在2004-2006年分步推进实施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推行“乡财区(县)管”试点,分步推进区县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加大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力度(详见图3),并超前谋划和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十二五”时期市与区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着力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依法将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收费除外)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积极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试编准备工作,初步建立“四本预算”联动的政府预算体系框架;积极探索项目支出零基预算改革,扩大报送市人大的部门预算范围,逐步将市级所有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经费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大力推进全市一体化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实施财政专项资金评审和绩效评价制度(详见图4);制定和实施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图3“十一五”时期本市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略)

  图4“十一五”时期本市政府采购情况(略)

  (五)财政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财政经济运行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从构建统一管理平台等方面入手,着力规范完善罚没收入管理;累计取消和停征3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面达50%;认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检查,不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全面清理规范本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着力健全动态监管机制;逐步将财政信息公开范围从机构职能、财政政策、审批和办事流程等职能事项拓展扩大到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专项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等领域,初步建立比较规范的财政信息公开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