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面实施“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围绕 “两型社会”建设,组织实施“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设施,力争到2015年,全市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项目数达到300个。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到2015年,在远城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5个,实现村一级科普“站、栏、员”全覆盖。
(4)建立农村群众性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建立起农村群众性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知识产权日等活动,探索“常下乡、常在乡”的科普工作机制。大力开展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宣传,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远离“黄赌毒”等科普活动。
(5)培育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等惠农工程。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科普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推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先进经验。健全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开展科普工作培训,重点加强对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挥街(乡、镇、场)科协、社区(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专家热线工作室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技服务中的作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发挥农业专家、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3)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4)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主要措施
(1)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创业培训,加强对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组织青年技能训练营,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特别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和科学素质特点,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建立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法制建设,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2)建设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开展送科技活动。在企业内部刊物、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络上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书屋等,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建设科普宣传阵地。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着力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