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进科学课程的深入实施。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普及节能环保、心理生理健康、应急安全避险、低碳经济等新科学知识。开展馆校结合试点,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推进科学课程教学,开辟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3)丰富校外、课外科学教育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楚才杯”作文竞赛(科普科幻类)等科技类竞赛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普夏令营,提升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车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走进科技馆、科普剧进校园、科普竞赛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开展学生进实验室、动手做科研、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开展节能环保的校外、课外活动,让未成年人亲身体验环保行动对生活的益处。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和科研院所、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走进科学殿堂等活动,组织科学家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面向乡村学生、农民工子女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4)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活动中,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自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等常规教育活动,设立科普教育长廊、板报,营造师生自由讨论的文化氛围。
(5)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鼓励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会议等形式,对家长育儿观念、方法给予指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鼓励家长为未成年人进行科学探究、科学学习提供条件,引导未成年人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培养未成年人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应对突发事件,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并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注重就地就近就业,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崇尚科学文明生活的需要。
(4)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2.主要措施
(1)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大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学教育活动,建立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大中专院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2)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层次的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清洁能源、农机维修等,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的需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