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2年达到52%, 2015年达到54%;
(7)软件业务总收入2012 年达到 1200亿元,2015年达到2000亿元;
(8)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5%;
(9)3年内,面向海内外,引进100名突破关键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领军人才(团队);引进1000名各类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着力建设科技创新载体
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园区。紧紧追踪科技前沿,高度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抓好南京高新区的建设,规划建设融科技研发、高端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活配套和高品质生态空间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和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加快建设液晶谷、无线谷、生物和医药谷、农业谷,辐射带动开发园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
--麒麟科技创新园(麒麟生态科技城)建设工程。高水平规划建设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区。通过创新资源、生态资源和政策资源的空间集聚,迅速提升南京科技创新的层次和水平。按照集聚“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客户、高端人才”的要求,重点抓好科技创新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先期启动一批科技与产业对接平台的建设和入驻。立足科技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和强化创新激励、成果转化激励、创新项目输出激励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园与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机制,全力为全市产业园区提供优质高端产业化大项目,力争将科技创新园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型经济建设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国家一流的创新中心。
--南京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京模范马路创新街区集创新人才、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科技型企业的强有力支撑,引导和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与服务功能,建设以南京科技广场、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产业园、国睿科技园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电子信息及现代研发设计服务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产学研结合示范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研发设计服务业创新型核心街区。力争到2012年,研发及配套面积达150万平方米,集聚研发设计企业1500家,产业科技人员8万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中国南京液晶谷建设工程。按照“依托龙头、系列开发、集群发展、高端培育”的总体原则,以数条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为牵引,加快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依托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第55所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包括中国电子平板显示研发中心、夏普液晶显示全球研发中心在内的国内外优势液晶显示专业研发机构。重点开展液晶面板工艺技术、关键材料技术、驱动电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测试平台建设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积极鼓励生产型企业加大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为南京液晶谷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2012年,南京液晶谷实现总投资超650亿元,形成年投放玻璃基板170万张,年生产大中尺寸模组3200万片,液晶电视1400万台、液晶显示器1800万台的生产能力,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到2015年,建设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积极引入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培育一批国际性大企业集团,实现总产值超3000亿元,将液晶谷建成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产业基地。
--中国无线谷建设工程。以“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核心,汇集领域顶尖人才,推动技术研发与标准制订,形成原始创新高地;以“通信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技术转化桥梁,形成与一大批无线通信领域的高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的互动,形成通信新产品研发基地;以通信产业生态圈建设为承载,引进面向通信产业的各类制造、销售企业;同时,联接与呼应雨花台区已具特色和规模的现代通信软件产业基地,实现从通信技术链向通信产业链的转化,最终形成集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制造、销售、服务企业于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与产业化生态圈。力争到2012年,建成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综合实验场,引进海内外通信技术领军人才30名,建立与企业的联合研发中心10个,年均就地转化重大研发成果6项。到2015年,无线谷通信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全市通信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南京生物和医药谷建设工程。围绕我市所具有的生物和医药研发独特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建设综合性产业集聚区为目标,通过省、市、区三级联动、资源集成、共同推进的规划建设方式,以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及其产业化基地、浦口区的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建设生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平台,构建在全国有影响的生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基地。力争到2012年,建成药品检测平台、中药制备技术平台和研发与技术服务平台,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