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育人合力。
(二)主要任务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大力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重开展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培育健全人格,深入实施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构建与上海“四个中心、四个率先”要求相匹配、与上海教育现代化相适应、有上海特色的德育工作格局,使学校德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序衔接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有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显著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1.德育内容体系健全完善。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深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持续开展,世博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国际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深入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2.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深化落实。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3.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协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各类学校德育工作共同发展、整体提高,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德育工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