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契机,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民族品牌为核心任务,整合优质要素资源,聚焦关键重点产业,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三谷两基地”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南京液晶谷工程,以数条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为牵引,建设国际领先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南京未来网络谷,依托国家级网络创新基础设施(CENI)的建设,以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形成我国未来网络架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将南京打造成为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未来网络技术研发与产业基地。中国南京无线谷,依托“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形成集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制造、销售、服务企业于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与产业化生态圈,打造下一代通信技术及产业高地。物联网产业基地,以南京麒麟生态科技城、南京模范马路创新街区等为核心区,以全市各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区为产业支撑区,形成优势互补、特色明显、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引领物联网产业发展。卫生应用产业基地,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终端机生产及其他有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南京产业基地”。
2、石油化工产业
按照做强基础化工、拓展精细化工、强化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加快石化产业治理整顿转型升级,采取最严格的手段整治分散、低端、有污染和安全隐患的中小化工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及产品,实现结构更优、集约度更高、能耗更低、污染更小、产品附加值更高的绿色化工。依托国家级石化基地-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生产、研发、物流和循环型生态化学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的50个大项目,重点发展基础石化、高分子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命科学化学品、碳一化工、循环经济和石化装备等八条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产品结构向节约型、清洁型发展,技术结构向前沿型、实用型发展。
到2015年形成36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芳烃、290万吨/年醋酸、40万吨/年己内酰胺、14万吨蛋氨酸、25万吨/年农药原药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加强与中石化合作,提高石化初级产品深加工能力,乙烯、丙烯等产品本地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升。
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高。能耗在2010年基础上有大幅度下降,综合能耗普遍降低。减排水平进一步提升,COD、SO2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2015年底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减排任务。大型炼油装置吨原油加工耗标准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装置吨乙烯耗标准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
专栏2 石化产业治理整顿转型升级工程
促进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石化产业“由大变强”,向绿色化工转型。
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生命科学产业链。精细化工比例2012年达到40%,2015年达到50%。
--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纳米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展聚酰胺、聚碳酸脂、液晶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等。
--高端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催化剂、助剂等。重点发展高功能性光刻胶、高纯度特种气体、纳米级化学品及集成电路需求的高纯试剂、聚丙烯酰胺等。
--生命科学化学品:生物技术药物、代糖品种、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重点发展产品乳酸和淀粉类可降解塑料、阿利波多糖、脂肪替代品、棕榈油深加工等。
节能减排: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节能指标。重点推进碳五至碳十产品的综合利用。改造提升基础石化技术水平,大型炼油装置吨原油加工耗标准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装置吨乙烯耗标准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2012年前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的40%,2015年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化工整治:完成第二轮小化工整治任务,重点整治江南燕子矶、迈皋桥、尧化门、板桥地区,江北六合区,关停100家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化工生产企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控制在300家以内。完成南京金陵塑胶、江苏钟山化工、梅山化工总厂、金陵石化化工一厂、南京化学试剂厂等重点企业向化工园搬迁。
|
3、汽车产业
按照调优结构、提升品质、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关键技术的引进与对外合资合作,推进整车与专用车的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先进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及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以青奥会为契机,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加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攻关与引进,加快推进南京创源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全市力争每年推出2-3个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形成新能源汽车批量生产能力。依托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南汽集团、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长安等龙头企业,着力加强引导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企业向江宁、浦口、溧水三大基地集聚,建立和发展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快推进和实施上汽集团南京基地“四个一”规划、长安汽车南京基地“四个50万”规划,全面提升汽车产业层次和规模。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汽车整车、零部件品牌,力争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基地。到2015年形成200万辆以上整车、150万台以上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争取进入全国汽车产业综合制造基地前6位。
专栏3 汽车产业提升工程
上汽集团南京基地“四个一”发展规划:上汽集团在南京新增投资一百亿元,达到一百万辆整车产能,形成一千亿元销售收入,建设一个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推进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新型B级车项目、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IVECO系列轻型客车项目、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跃进系列轻型商用车项目、上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
长安汽车南京基地“四个50万”规划:长安汽车集团在南京地区形成五十万辆整车、五十万台发动机、五十万辆微型车、五十万台微型车发动机生产能力。重点推进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公司整车扩产改造项目、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发动机研发改造项目、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0万辆汽车和50万台发动机项目,总投资85亿元。
新能源汽车行动计划。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动力电池、高性能发动机、高端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发展电池及其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十二五”期间将建设30座电动汽车充电站,600个充电桩。
重点推进创源天地投资有限公司电动车项目、名爵混合动力汽车、依维柯电动汽车、南汽专用车公司的纯电动观光车、场馆车项目等一批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4、钢铁产业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的思路,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精品钢、特种钢、高强度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依托南钢、梅钢两大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全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在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基础上,着力突破汽车面板、高端造船板生产,重点发展宽厚板、冷轧薄板、特钢棒线材,打造船板、管线板、压力容器板、镀锡板、高档建筑用板、弹簧钢、轴承钢、焊网、钢丝拉线等拳头产品,实现产品升级。重点支持烧结烟气脱硫和余热、余能回收发电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深化节能减排。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优、特钢比重提高到95%,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船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前2位,管线钢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入国内前3位,压力容器板进入国内前5位。强化节能减排,SO2、COD排放量减少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专栏4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产品提升工程:推进梅钢“产品结构调整及工艺装备升级”项目,形成高强复相钢、高强冷成型钢、超低碳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重点推进1780热轧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并积极推进配套冷轧项目,力争形成170万吨汽车板生产能力;南钢节能降耗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改造项目,形成140万吨高强钢宽厚板生产能力。
节能减排工程。大力推进钢铁产业节能减排项目,南钢重点完成炼铁烧结烟气脱硫减排、棒材厂加热炉节能改造、烧结余热发电等可循环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梅钢重点完成烟气脱硫煤气综合利用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到2013年前,完成小焦化、小烧结、小高炉、小转炉和窄带钢生产线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