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强化镇村规划的实施管理。绕越公路以内,整合撤并现有农村居民点,按照城市化标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城、新市镇,全面融入主城。绕越公路以外,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确定工业型、商贸型、综合型小城镇和保留村庄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农民居住集中度,加快就地城镇化进程。(责任单位:市住建委、规划局、国土局,市委农工委)
9、加快新市镇和新社区建设。将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列入年度城乡建设计划,按照人口容量及功能需要,适度扩大新市镇、新社区土地利用规模。新市镇镇区人口规模应达到2万人以上,新社区人口规模应达到1000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住建委、规划局、国土局,市委农工委)
10、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到 2012 年,郊县减少自然村落1500个,新建改建农民集中居住区200个,农民进入新市镇、新社区集中居住率达到 30%以上;力争用 6~8年时间,全市减少农民100万人。(责任单位:市住建委、规划局、国土局)
1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绿色南京”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提高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能力。在青龙山、牛首山、将军山、老山等近郊山区和高淳、溧水、六合等远郊山区划定并建设一批生态涵养区,着力打造市域南北两极“生态特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秦淮新河--土城头百里风光带建设,构建并保护好环城绿色生态圈。加快重化工集中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森林隔离带建设,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建设一批镇村片林和集中绿地。(责任单位:市农委)
12、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确保每个工业集中区和新市镇、新社区都建有污水处理配套管网设施。大力推进户用沼气、规模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建设,发展秸秆气化等农村清洁能源。到2015年,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规划保留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面达到80%以上,新市镇、新社区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力争达到100%。(责任单位:市环保局、住建委、城管局、农委)
(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13、加快土地集约整治。以新城建设、开发区扩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平台,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整镇推进土地整治和村庄整理,在村镇重建中促进集约用地。大力推进省级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扩大市级万顷良田建设试点,大力开展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河道综合整治。今年每个郊县都要选择1~2个镇街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两年内基本建成增减挂钩复垦项目库并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市国土局、住建委 农委、财政局、水利局)
14、盘活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市级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整理形成的农地优先补划为基本农田,整理置换的建设用地,在保证农民安置房建设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优先用于经营性出让。农地重整、村镇重建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土地级差收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可由镇街成立投资建设平台运作,也可由土地储备中心或相关平台收储,在区县乃至更大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两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建立各类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增强农村土地、农民住房的流动性。(责任单位:市国土局、住建委、农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