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总体目标
以“争创国家生态市,保障绿色青奥会”为工作抓手,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严格保护,环境监管、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显著提升,灰霾天气、城市扬尘、化工异味、黑臭河道、餐饮油烟、噪声等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环境满意度不断提高。至2012年,实现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命名通过;至2013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创建目标;以良好的环境质量确保2014年青奥会顺利举行;至2015年,环境质量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三)主要指标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污染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等六大类23项指标,其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环境质量与主要污染物减排等10项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余为预期性指标(见表1)。
表1 “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略)
四、主要任务
(一)环保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以污染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以环境整治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生产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资源使用减量化、生活消费节约化。发展南京特色的低碳经济,逐步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形成“高碳行业低碳化、低碳行业产业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格局。推进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的低碳企业。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逐步减少煤、石油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制度创新,探索碳交易和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到2015年,完成国家与江苏省要求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一次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占全市综合能耗1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5吨标准煤。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加快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坚持扶大压小、扶优汰劣,开展化工、火电、冶金、建材等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以新带老”工程,淘汰重污染、高能耗、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以及使用或产生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落后产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全市冶金行业小高炉、小焦炉淘汰工作,关闭现存立窑生产线,淘汰20万吨以下小规模水泥生产线。到2015年,基本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创新驱动、调整优化、集约聚焦、提升质量的思路,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调高、调优、调轻、调净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快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对石化和钢铁等支柱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深度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低能耗的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严格控制钢铁产能,重点发展特殊钢、优质钢等,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6%。
4、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挥规划环评对产业布局的战略引领作用,严格环保准入要求,防范产业布局性环境风险。提高重点流域与区域的产业环保准入门槛。中心城居住区、清新空气走廊的上风向,严格限制大气污染型的产业和项目布局。秦淮河、滁河流域与固城湖、石臼湖两湖区域严格限制大用水、大排水、水污染型的企业进入。南京化学工业园以发展绿色化工为导向,优化内部企业布局,整合南京化学工业园和六合红山精细化工园,严控玉带片区污染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的产业进入。进一步清理小化工,实施污染企业关停与搬迁工程,加快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集中步伐。到2014年,基本实现绕城公路以内范围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计划。到2015年,基本完成燕子矶、迈皋桥、尧化门、梅山地区、板桥地区、金陵石化周边及老大厂区域的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与治理工程,基本实现江南绕城公路内无化工企业。
5、推进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构建园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三体”合一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重点培育和延伸石化生态产业链与钢铁生态产业链。实施产业生态化改造和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园区创建。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完成80家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全市2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达到清洁生产国际先进水平,5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建设环保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环保产业服务基地。结合南京市环保产业特点,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尽快形成区域性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保护研发、环境监测服务、环境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与咨询、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与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等环境服务业,促进环保制造业和环境服务业互动发展。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实施蓝天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提高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整治城市扬尘与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餐饮油烟与秸秆焚烧污染,确保2014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2015年,力争达到95%以上。
1、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完善脱硫设施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到2012年,电力行业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脱硫改造,冶金行业单台烧结机设备90平方米以上的烧结机全部脱硫。到2013年,装机30万千瓦以上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烟气旁路全部拆除,综合脱硫效率达90%以上。到2014年,冶金行业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球团设备、石化行业和石油炼制行业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烟气全部脱硫。到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8.81%,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在1.2千克/万元以内。推进脱硝设施建设和工程改造。2011年底以前,电力企业全面完成脱硝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底以前,完成单机容量13.5万千瓦以上现役燃煤机组的脱硝改造。2014年底以前,全市现役5万千瓦以上(含)燃煤机组(锅炉),熟料生产规模在4000吨/日以上(含)水泥生产线烟气脱硝工程建成投运;现役5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锅炉)和新型干法水泥窑全部完成低氮燃烧;单台烧结面积180平方米以上的烧结机完成烟气脱硝工程。到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1.20%,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控制在1.5千克/万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