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时有效防控疫情。根据疫情信息,查清病人的详细居住地址,将病人家庭及其密切接触者家庭以及村庄、单位、居民区作为处理重点。
1.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严格管理传染源。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村、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
2.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托幼机构要经常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出现病例后,要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中肠道病毒消毒方法进行分类消毒,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3.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整治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对儿童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避免接触患儿;孩子家长和老师接触儿童前也要洗手。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出现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时,如果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小学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可采取分班级或分年级停课措施。
4.加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和救治工作。卫生部门要加强对手足口病临床救治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成立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指导组,负责本辖区内临床救治的技术指导。指定定点救治医院。要将辖区内指定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向社会公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检分诊和临床救治工作。要完善医院预检分诊点的建设,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门诊部、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及各级非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必须立即转送至定点医院诊治。二级(含)以上医院要成立以儿科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小组,负责本院临床诊断及救治指导工作。要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发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要完善诊疗记录,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认真、详细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行病学和传染源追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