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紧紧扭住“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幸福乡村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明确建设方向。改善居住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强力推进,着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二)突出建设重点。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农村民生。加大农村新民居建设力度,在巩固提高5000个已有示范村的基础上,年内再规划启动2000个省级示范村,并着力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精品新民居示范点建设,2012年省级财政安排4亿元支持新民居建设。加强对村庄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指导,提高农村民居设计建设和防震安全水平,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年内完成10万户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2年解决400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确保三年内让群众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推进农村公路互通工程,开展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2012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危桥1.2万延米。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年内行政村通车率达99%以上。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2年安排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资金29亿元,加快改造一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切实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讯通邮水平,加大农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力度,2012年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6.5%以上。推进乡村通邮工程,2012年实现乡乡设所,重点抓好1.2万个行政村标准化村邮站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健身设施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优先位置,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教学点撤并要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筹资标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报销比例,2012年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逐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实现全省制度全覆盖。加快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2012年全省覆盖率达到40%。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连片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村屯绿化,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