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按每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省财政承担50%,县(市、区)财政承担50%,市级财政在省和县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每年再对每个村卫生室补助3000元。各县(市、区)要根据村医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可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结合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郑政文〔2009〕316号)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村医,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对连续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退出、不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50%,县(市、区)财政承担50%。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七、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配合协作,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卫生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财政部门要落实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人社部门要认真研究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的办法,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八、工作要求
(一)制定方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在本方案出台30个工作日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市医改办、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
(二)落实资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村卫生室建设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严禁以任何名义向乡村医生收取、摊派国家规定之外的费用,要为乡村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三)严格绩效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记录乡村医生聘用、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乡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围绕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定期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执业人员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