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融资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四川企业从资本市场累计实现直接融资839.6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 719.52%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437.9亿元。截至2010年末,A 股上市公司83家,境外上市公司 9家。“十一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9家,累计上市公司数达102家(因吸收合并、迁址、退市等因素减少10家)。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 数 700 万 户,比 2005 年 末 增 加 304 万 户,增 长 76.77% 。“十一五”期间全省证券累计交易额 14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比“十五”期间增长771.96% 。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四川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189.43亿元上升到 2010年的 765.77亿元,连跨 6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速超过30% ;全省保险密度 936元,比 2005年增长3.37倍;保险深度4.53% ,比2005年提高1.96个百分点。
(三)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快推进。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实现突破,发展实力稳步增强,农村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积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资银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位。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能力增强。截至2010年末,全省13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加权资本充足率达到 13.34% ,其中 6家实现跨区域发展。172家农信社获准兑付央行票据 97.79亿元,2家农村商业银行开业成立,2家获批筹建。华西证券振兴发展业务资格更加齐备,国金证券实现重组上市。四川信托完成重组挂牌开业。国内首家村镇银行和首家消费金融公司、省内首家本地法人保险公司和首家民营财务公司获批成立。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成功募集。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整合成为“统一、集中、规模化”的跨省区产权交易平台。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逐步推进。各市、州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小额信用贷款、农民住房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数十种涉农信贷产品相继开发推广。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优势集中产区育肥猪承保面提高到100% ,油菜成为农险试点品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市(县、区)扩大到128个。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积极开展。出台了《四川省民营企业(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新机制、新工具,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应收账款质押、仓单(提单)质押、金融仓储、小企业联保等信贷产品创新模式陆续开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等信贷创新产品及时推出。积极争取国家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金融政策支持,推出灾民生活费垫支贷款、灾民重建家园贷款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产品。推出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对外贸易企业抵御金融危机。
---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省有外资银行分行10家、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外国证券机构代表处 1家;外资保险分公司10家、代表处 4家。试点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外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
(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新兴电子支付业务迅速发展、支付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征信系统建设迅速推进。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推动了内部管理决策系统、中间业务、地方特色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系统的研发。
---支付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末,全省 2797个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2247个银行业机构网点加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机构网点90% 以上实现电子通汇。以“三票一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逐步改善,银行账户实名制进一步落实,支付体系风险处置取得实效。
---征信体系建设迅速推进。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收账款质押和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相继建成运用,覆盖全省各类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收录 54.6万户企业、5136万个人信息,涉及银行信贷、社保等 10余个领域,月均对外提供查询 55万余次。征信产品运用领域逐步扩大,社会联合激励惩戒作用初步发挥。
(五)金融管理不断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