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品优质安全。扩大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园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地准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施,采取业主自检和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保障园区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园区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注重发展品牌农业,鼓励园区内各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注册商标,采取品牌组合、重组等方式,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共同打造名牌农产品。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主导产业示范区至少要争创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
(四)设施装备优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加强排灌设施、机耕道路、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注重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大园区耕地地力培育。园区农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达到90%以上。大力应用先进设施装备,扩大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等现代设施应用,提高生产设施化、精准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完善产后配套设施,全面提高园区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大园区内先进适用机械的应用,扩大农机化实用技术推广,提高园区生产作业机械化水平,园区内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五)运营机制健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到园区创业,引导工商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园区建设和经营,形成政府引导、各方有生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创新园区经营机制,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统一服务等形式,提高园区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和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园区建设的活力。完善园区管理机制,要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推行园区建设项目法人化管理,形成政府加强服务、业主自主经营的机制,全面落实创建和管理责任。
(六)服务体系完善。健全“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行农技人员园区建设的对口联系和指导,强化技术推广、病虫防治、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市场营销等服务。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按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要求形成配套的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鼓励采取挂钩结对、委托代办、对口服务等多种方式,推进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销售等专业化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健全服务机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