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时期绍兴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
未来五年,绍兴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城乡建设进入融合发展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后危机”时代孕育着重大科技创新和新一轮产业革命,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世界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这对绍兴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扩大内需将成为基本政策取向,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浙江国家海洋经济试点省方案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加速,既有利于拓展绍兴发展空间,也面临周边城市竞争压力,对继续走在前列提出了新要求。
从市内看,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平台加快拓展,区位优势逐步显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绍兴完全有条件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向10000美元的新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必须看到,绍兴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矛盾比较突出,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带动力不强、产业层次低、新兴产业规模小、服务业比重提高较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素制约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经济社会走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开创具有绍兴特色科学发展新局面。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城市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战略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把率先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贯彻“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大势,营造发展合力,确保绍兴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转型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市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专栏1:绍兴市“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思路
▲总体目标: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基本原则:坚持率先发展、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和谐发展;
▲主要任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保障措施:完善发展规划体系、突出重大平台保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四)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争取城乡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发和教育经费投入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3%左右。
--民生保障改善走在前列。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普遍提升。“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5%和10%以上,新增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年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
--城乡统筹发展走在前列。新型城市化加快推进,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的中心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63%以上。
--文化繁荣发展走在前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综合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形成一批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成功创建,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清水工程和清洁空气行动成效明显,河网水质总体好转,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达到15%左右,林木蓄积量达到1620万立方米。
--社会和谐发展走在前列。法治绍兴、平安绍兴建设稳步推进,民主法制更加建全,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公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满意度全省领先。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2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95‰以内。
附表2 :绍兴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别类
| 指标( 单位)
| 2010 年预计
| 2015 年目标值
| 年均增长(提高)
| 指标属性
|
经济增长
| 1、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 2783
| 4280
| 9%
| 预期性
|
2、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 6.35
| 9.60
| 9%
| 预期性
|
3、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193
| 310
| 10%
| 预期性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254
| 2000
| 10%
| 预期性
|
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270
| 400
| 9%
| 预期性
|
转型升级
| 6、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37.8
| 42 左右
|
| 预期性
|
7、战略性新业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
|
| 33 左右
|
| 预期性
|
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 1.9
| 2.5 左右
| [0.6]
| 预期性
|
9、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件/百万人)
| 78
| 106
| 6%
| 预期性
|
10、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 65.3
| >95
| [>29.7]
| 预期性
|
民生改善
| 11、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 9.2
|
| [≥30]
| 约束性
|
12、城镇登记失业率(%)
| 3.0
| <4.0
|
| 预期性
|
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0164
| 47400
| 9.5%
| 预期性
|
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13651
| 22000
| 10%
| 预期性
|
15、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270.5
| 320.5
| [50]
| 约束性
|
16 、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82
| 212
| [30]
| 约束性
|
17、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 |
| [2.92]
| 约束性
|
18、15 岁以上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5
| 11.5
| [1]
| 预期性
|
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49
| 55
| [6]
| 预期性
|
20、人均期望寿命(年)
| 77.5
| 78
| [0.5]
| 预期性
|
生态文明
| 2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 0.83
| 省下达指标
|
| 约束性
|
22、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
|
| 15
|
| 预期性
|
2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 56
| 省下达指标
|
| 约束性
|
24、主要污染物排放( 万吨)
| | 省下达指标
|
| 约束性
|
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
|
| 省下达指标
|
| 约束性
|
26、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 1275
| 1620
| [345]
| 约束性
|
和谐社会
| 27、城市化率(%)
| 58.5
| 63 以上
|
| 预期性
|
28、城乡居民收入比
| 2.2
| <2.2
|
| 预期性
|
29、人口自然增长率(‰)
| -0.61‰
| 2.95‰
|
| 约束性
|
3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22
| <0.13
|
| 约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