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交通信息化系统建设
按照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设“数字郑州”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坚持“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先导,以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为目标,打造“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四个平台”的交通信息化系统,即交通运输委数据中心、行业运行动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系统和出行诱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城市客运、公路管理、道路运输、物流领域四个业务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与服务的转型,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强化郑州作为全国重要枢纽城市的交通优势。
1.强化资源整合共享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机制。各业务管理部门分别完善、优化已有的数据库群,形成按行业领域分布的公路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城市客运管理分中心,由市交通委整合数据,建成市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形成各业务管理部门、重点企业参与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体系。
2.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依托市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行业运行动态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对客运场站、重点工程等监控信息,长途、旅游、危货运营车辆信息,公交、出租运行情况,超限检查和机动车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定期的行业运行监测分析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题报告,为适时出台或调整行业发展对策和措施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提高市交通委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建设应急指挥平台
完善各业务管理部门的监控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市交通委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全市统一、分级管理”的交通运输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应急指挥能力、预警能力和面向社会的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视频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对重点领域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进行有效指挥调度;建设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对公路网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实时监控,并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进行有效指挥调度,确保路网运行的畅通,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缓解交通拥堵,有效应对公路突发事件,提高应急能力。
4.深化信息化应用
(1)道路运输: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管水平;完善道路运输综合监控与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规范从业人员、营运车辆等行业从业主体资质信息,开展职业资格评定系统、行业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等建设;完善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深化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完善运政稽查系统,全面提高运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2)城市客运:建设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的信息化运营管理,重点区域建设公交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一套终端、三个中心”,即车载终端、监控指挥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和电召服务中心;建立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收费系统;配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在城市主干道路上逐步建设电子站牌,建设互动信息发布系统,完成出租车GPS平台的整合工作,增强综合监管和决策分析能力。
(3)交通管理:推进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深化应用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桥梁隧道等在内的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加快超限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联网工程建设,完善路政稽查系统,建设汽车救援信息系统,完善维修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交通战备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重点水域码头视频监控,提升交通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5.提高行业行政效能
进一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宽政务内网、外网、行业专网的覆盖范围,向有条件的县级业务管理部门、重点运输企业延伸;推广普及电子政务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尽快实现交通政务办公电子化、网络化;积极建设或应用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和公示平台,推进网上审批。
6.完善支持保障体系
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机制,明确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为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七)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发挥市场在交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政府与社会,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地整合交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全社会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加强高科技、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以高新技术为切入点,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升交通设施、运输装备、运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加大交通科技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和继续教育,鼓励岗位成才,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交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