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发清洁生产技术为根本手段,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拓展清洁生产审核领域逐步向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延伸。
(1)农业清洁生产。以生态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重点,创建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环境清洁优美、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清洁生产企业。重点是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禁止有毒、有害废物用作燃料,防止农业环境污染。(牵头部门:市农业经济局)
(2)服务业清洁生产。重点在星级宾馆(酒店)、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和风景名胜区等推行清洁生产,创建一定数量的服务业清洁生产企业,并逐步推广经验。鼓励推进服务业企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推进生态旅游,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牵头部门:市旅游局、市经贸委)
(3)建筑业清洁生产。有序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逐步淘汰高能耗、高耗材的落后工艺,改善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将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建筑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和可持续性住宅产业。(牵头部门:市建委)
(4)公共机构清洁生产试点。选择一定数量的公共机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建一批清洁生产公共机构,重点从现有照明、给排水、供冷、垃圾分类回收等设施改造入手,对公共机构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提高办公人员的清洁生产意识。积极鼓励政府采购清洁生产企业的产品,建设能耗统计监测体系,狠抓节水、建筑节能和车辆节油等。(牵头部门:市机关事务局)
(三)清洁能源
通过加强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利用,天然气的扩大使用、“油改气”工程的推进,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探索推动,使能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逐步提高。〔总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建委、市农业经济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机关事务局、嘉兴电力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嘉兴港区管委会、嘉城集团、嘉通集团〕
1.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进一步培育发展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快我市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形成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核电及核电关联产业、半导体照明高技术产业等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继续保持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
(1)太阳能光伏产业。以企业研发中心研发、设计、检测为基础,重点建设嘉善临沪新区光伏产业园、海宁新能源产业园、平湖市光伏产业园、桐乡新能源产业园。重点扶持光伏产业自主创新工艺技术研发和公共平台建设,加强对光伏应用生产业的引导,促进光伏下游产品的扩展。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以政府规划引导扶持和龙头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研发与产业化联盟,将四个园区打造成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光伏太阳能产业园区,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光伏上游生产企业能耗和污染的监管。〔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相关县(市、区)政府〕
(2)核电及核电关联产业。抓住国家核电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打造海盐中国核电城,基本形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配套能力、较长产业链条、较大集聚效应的核电产业体系,到2013年实现核电及关联产业产值20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核电关联产业基地;形成530万千瓦装机容量,核电销售收入达140亿元;培育发展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核电装备制造,力争取得“核电合格供货商”的企业达到30家;初步建立起具有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维修检测等功能的核电技术及产业服务体系,以核电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品牌。(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海盐县政府)
(3)半导体照明高技术产业。重点建设以亚威朗光电、雷威照明等为主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杭州湾LED产业园,以大晨光电、生辉照明、旷逸新光源LED和无极灯为主的秀洲区LED产业园、桐乡市乌镇照明电子电器产业孵化园,形成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新光源特色产业基地。〔牵头部门:市经贸委,相关县(市、区)政府〕
(4)其他新能源产业。依托入驻嘉兴科技城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国内顶级新能源研究机构的前沿技术,在嘉兴科技城布局以光伏研究机构、风电研究机构、风电叶片研发生产、生物质能(大连化物所微流控芯片、养藻制生物柴油)、储能转换(逆变器、钒流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依托敏实集团发展电动汽车整车产品,依托重生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千里猫皇车业股份有限公司、嘉兴恒威电池有限公司三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电池生产线,逐步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链。利用嘉兴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机遇,积极发展嘉兴风电设备制造业,培育我市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形成我市风点应用装备集成能力。引导企业抓住发展生物质能装备制造机遇,拓展我市现有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门类。(牵头部门:市经贸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经济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