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印江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印府办发〔2010〕2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2010年印江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三十日
2010年印江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2010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贵州省地质灾害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况
(一)地理环境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部,地处东经108°17′52″-108°20′32″,北纬27°35′02″-28°22′00″。全县国土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47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
县境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切割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其中:4-9月为雨季,其它为平水期。年降雨量平均1057-1258mm,最大日降雨量为160mm,气温变化较大,易形成灾害性气候。
(二)地质环境
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岩性主要为页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砂岩,其次为板岩和少量花岗岩、辉绿岩、辉长岩、闪长岩。
构造位置处于梵净山穹窿背斜北面翼,背、向斜发育,主要呈北东向、北北东向展布,断裂较发育,主要呈北东、北北东向延伸,造成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其中不利地貌构造组合,为灾害的形成提供较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二、地质灾害类型及成灾情况
(一)县内地质灾害类型及成灾概况
经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2001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的结果和近几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统计表明:县内地质灾害类型较多,主要有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其次为地裂缝、地面塌陷、岩溶洪涝和少量矿山地质灾害、石漠化(水土流失)水源渗漏。灾害点共计317处,其中滑坡195处、不稳定斜坡23处、泥石流17处、崩塌(危岩体)53处、地裂缝、地面塌陷11处、岩溶洪涝6处、矿山灾害5处、石漠化6处、水源渗漏1处。各种地质灾害损毁房屋492间,被迫搬迁162户,损毁耕地1391亩,公路4782米,水渠534米,直接经济损失19158万元,受威胁人口17798人,受威胁房屋6218间,受胁经济损失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