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管护机制。出台农业“两区”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两区”创建、管护等事项,强化建设保护,防止出现非农化、非粮化。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内容与主体,做到每个功能区都有管理单位和责任人,落实专门人员对路、渠、泵站、电网、防护林等进行管护,及时修复破损、缺失的基础设施,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征占办法,对因重大建设项目征占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的,必须严格按“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同质同量”的要求执行。加快“两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平台,实行电子化、动态化管理,及时组织做好有关建设信息上图入库工作,强化监督和长效管理,确保建设用地不被随意征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区”建设,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摆上政府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严把建设进度和质量关,切实抓好建设责任任务落实,全面提高建设效果。
(二)制定出台政策。省、市、县各级要加大对“两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统筹,争取建立各级“两区”建设专项资金,完善以奖代补机制。加大对入园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建设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在用电、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品牌创建、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各方参与“两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林渔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良种认定,完善良种育繁推体系,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良品种。探索农业与科研院校协作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两区”生产开展技术研究,促进科技集成和综合运用。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两区”内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示范推广应用。创新农林间作、套作、轮作和立体复合等新型经营方式,推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结合,健全粮食和主导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四)完善工作机制。各地要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省市县之间的协同,建立党政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整合资源,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跟进,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跟进,业主单位的建设管理跟进,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管理跟进,形成全社会建“两区”、促“两区”的良好工作氛围。
附表1
2011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月历
序号
| 工作名称
| 主要内容
| 时间
|
1
| 制定推进年行动方案
| 学习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会议贯彻落实,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年行动方案
| 1-3月
|
2
| 组织开展全省现代农业园区人员培训
| 现代农业园区财政资金统筹及相关专项扶持方向和重点、年度实施方案计划制定、绩效评价等内容
| 2月
|
3
| 建立工作季报制度
| 各成员单位、各地市园区办每季度向省园区办报送最新工作进展、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等,及时掌握建设进度和基本情况
| 2-3月
|
4
| 抓好园区建设工作任务分解
| 落实分解各有关部门的建设责任
| 2-3月
|
5
| 印发统筹支农项目资金通知
| 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统筹加快“两区”建设的通知》,进一步统筹支农项目资金,强化建设资金保障
| 3月
|
6
| 建立结对联系制度
| 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水利厅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厅(局)属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推进“两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每位厅(局)领导联系一个地市、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区、一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对两区建设的督促与指导
| 3月
|
7
| 组建服务小分队开展园区服务行活动
| 根据不同的现代农业园区地貌(山区、平原)、产业类别和布局,由省、市、县三级农口专家组建200支服务小分队(其中省级98支)开展园区服务行活动
| 3-5月
|
8
| “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
| 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 3月
|
9
| 召开园区建设工作联络员会议
| 召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相关单位联络员,商定“两区”建设现场会等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工作
| 3月
|
10
| 召开全省农业项目建设工作会议
| 根据财政支农资金与项目管理要求,部署项目管理,下达项目指南
| 3月
|
11
| 开展园区建设服务指导
| 根据不同的综合区地貌(山区、平原)、产业类别和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开展服务指导
| 3-5月
|
12
| 验收命名部分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
| 根据建设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验收,验收合格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在现场会上命名授牌
| 4-5月
|
13
| 组织园区建设项目申报
| 组织开展产业提升、种子种苗等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对园区项目的设计指导
| 4月
|
14
| 开展项目储备
| 开展前期工作,构建园区建设项目库,推进项目申报、实施、评价的透明化、规范化
| 4-6月
|
15
| 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
| 结合园区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进村入户力度,扩大主导产业的应用面积
| 4-12月
|
16
| 举办大学毕业生现代农业专场招聘会
| 鼓励大学生到园区就业创业
| 5月
|
17
| 组织开展园区建设进展督查
| 重点督查规划实施、创建进度以及政策出台情况等
| 5月
|
18
| 宣传一批园区创建先进典型
| 通过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农村信息报等媒体宣传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推出、宣传一批园区创建先进典型
| 5-6月
|
19
| 召开全省“两区”建设现场会
| 做好参观现场点筹备、典型材料起草审核、会场布置等
| 6月
|
20
| 公布一批创建点名单
| 公布第四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第二批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
| 6月
|
21
| 做好建设项目上图入库
| 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长效管理
| 6-12月
|
22
| 组织园区建设主体赴台湾开展学习考察
| 组织部分园区建设主体赴台湾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借鉴台湾园区先进建设经验
| 7月
|
23
| 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宣传推介
| 结合农企对接会,开展园区建设项目现场洽谈、实地考察等
| 9月
|
24
| 开展项目检查
| 制定下发检查工作方案,明确监督检查范围和重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
| 10月
|
25
| 加强园区主体培训
| 实施“阳光工程”农民培训项目,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能手等新型农民
| 1-12月
|
26
| 编印园区建设简报
| 总结交流全省各地农业园区建设经验与动态
| 1-12月
|
27
| 开展年度园区建设工作考核及业绩评价试点
| 制定出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开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绩效评估试点,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
| 10-12月
|
28
| 再验收命名一批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
| 根据建设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验收,验收合格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命名授牌
| 11-12月
|
29
| 建立以奖代补机制
| 对去年公布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创建点,开展验收工作
| 12月
|
30
| 开展工作表彰
| 年底对园区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进行表彰
| 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