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进和培育茶叶企业5个以上,发展种植大户50户以上,引导广大茶农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20个以上。
(五)组织茶叶生产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申报QS认证2个以上、无公害认证2个以上、有机认证2个以上;组织参加名优茶评比等活动,确保获金奖2个以上。
三、发展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由于茶产业发展前期投入较大、见效需3年以上,且土地承包到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不能与市场很好接轨。因此,一方面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制订和完善规划,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并坚持企业带动,有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茶产业。
(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茶树是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农作物,建园选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产业发展的成效。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切实做到选择适宜茶树生长发育、能够组织无公害及有机茶生产、交通比较便利、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地方建立新茶园。
(三)市场导向、持续发展。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大力培育高产、优质、高效、适宜我区气候特点、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繁育基地;推进市场运作,搞好市场对接,指导和帮助茶叶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确保茶产业发展与市场接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茶树属常绿植物、根深叶茂的特点,在确保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重点
(一)基地建设。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复垦整治土地、流转土地等发展茶产业,单列部分退耕还林指标用于茶叶规划区实施退耕还茶,为茶产业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重点,严把茶树品种引进的质量关,重点发展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迎霜、黔湄809等优良品种,适度引进金观音、龙井长叶等品种,建好良种母本园,抓好金沙牛皮茶、纳雍姑箐茶等地方良种的提纯与培育,确保新建茶园或苗圃基地的质量符合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需求。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机茶生产标准认真规划茶园用地,按照地区农业委员会制定的新茶园种植技术规范建设新茶园。着力抓好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面上茶园规范化建设。重视幼龄茶园套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促进以短养长、解决农民群众生活问题的同时,确保茶园建得好、稳得住、能增收。积极引导茶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技术要求搞好茶园管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并注重各种抗灾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确保茶园早投产、获高产,茶青外形好、内质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