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海府办〔2011〕6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二章 科学规划城市布局
第一节 区域布局
第二节 空间布局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
第二节 新型工业
第三节 现代高效农业
第四节 海洋产业
第四章 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第一节 区域交通中心
第二节 信息服务中心
第三节 智力支撑中心
第四节 商务服务中心
第五节 医疗服务中心
第六节 文化体育中心
第七节 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
第五章 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
第二节 中心镇建设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城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六节 城市精细化管理
第六章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第一节 环境治理
第二节 节能减排
第三节 生态体系建设
第七章 实施民生事业工程
第一节 创业就业促进工程
第二节 居民收入增长工程
第三节 保障住房建设工程
第四节 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第五节 医疗卫生保障工程
第六节 公共文化推进工程
第七节 社会保障健全工程
第八节 公共交通改善工程
第九节 社会服务创新工程
第八章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扩大开放
第二节 重点领域改革
第九章 强化保障措施
第一节 政策衔接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基本保障能力
第四节 协调机制
第十章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机遇,有效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运行质量向好、效益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90.55亿元,较“十五”末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3万元,是“十五”末的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19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财政总收入163.71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720元、6155元,均是“十五”末的1.7倍。
二、三次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时期,我市积极扩大产业规模,着力优化产业结构,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6.4∶23.8∶69.8。一是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电子农务和农业科技110覆盖主要镇、村,农业附加值明显提高。二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关联度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光伏产业成为新亮点。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初具雏形,商务会展业焕发新活力,商贸圈、专业市场、农村市场稳步发展,景区(点)升级改造加快,高尔夫、游艇等新业态形势喜人,休闲娱乐、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对外交通体系和城市主干路网,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成效显著,城市旅游化改造全面推进,骑楼历史文化街区等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启动,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组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实施“大城管”体制,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生态文明村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在全省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通车,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建立市、区、镇三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四级预警机制,城乡排涝防灾设施大幅改善。
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每年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事业,五年累计投入超过250亿元,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文化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人民医院综合楼等医疗设施投入使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98%以上,城乡低保水平明显提高。义务教育债务和学位紧缺问题基本解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共建廉租房5010套、经济适用房13757套,部分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五、生态文明建设出成效,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二期、长流污水处理厂建成,中心城区污水截流并网基本完成,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良好,高耗能产业基本淘汰;环保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节能建筑业发展迅速。公园、街边绿地、小游园等改造加快,城市生态进一步优化。省下达环保指标全部完成。主要江、河、湖、库、近岸海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38.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平方米,2008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 “十一五”新标准复检的城市。
六、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社会发展活力增强
强区扩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效果显著,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增强。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综合配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启动。国有企业、投融资和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效益提升,城市投融资平台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与东盟、“泛珠三角”、环北部湾等区域的合作明显加强。
七、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各级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平安海口”建设效果显著,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全面落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统战、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双拥工作积极推进,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专栏一(略)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海口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深入实施,吸聚大量的人才、资金、项目、信息,有利于我市做足省会中心城市文章,在产业培育、城市发展和区域合作等方面谋求更大作为。同时,我市多年扎实基础工作的累积效应日益显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进入加速期。
但也必须看到,一方面,国际外需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同时,周边市县的加快发展带来更大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我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工业大项目、大企业少,产业关联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大而不强,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促进居民增收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繁重;社会管理创新还需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比较大;体制机制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之,“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挑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必然加速。我市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一主要矛盾,牢牢把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通过加快发展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
第三节 “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