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融水县西北部崩塌、泥石流重点防治区。分布于融水县杆洞、同练、滚贝、汪洞、三防一带,面积为1133.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4.3%。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和限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2)已发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10. 融水县洞头、元宝山、香粉、安锤崩塌、泥石流重点防治区。分布于融水县洞头、安太、元宝山、香粉、安锤一带,面积为790.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6.94%。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和限制山体周边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2)已发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11. 融水县北部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分布于融水县大浪、白云、红水、拱洞、大年一带,面积351.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53%。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点防治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和限制山体周边土地的建设开发利用、随意切坡等行为;(2)已发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避让、监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治理。
12. 三江县古宜、斗江、程村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分布于三江县古宜、周坪、程村、斗江、林溪、八江等乡镇,面积269.9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11%。该防治区域属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重点防治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防治措施:工程建设时应严格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结论做好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动采取工程措施。
(三)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
我市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多分布广,重要地质灾害危险点主要分布在12个重点防治区内。通过地质灾害调查和排查,确定我市2009年度市级重点防治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51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详见附件),灾害点所在县区、乡(社区)、村(街道)要特别注意防范,明确监测、预防责任人,切实落实好防治措施。
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
各级政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屯之间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将防灾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责任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气象、水文、建设、交通、水利、农业、规划、教育、旅游、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程项目要求,通力配合,互通情报,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公路沿线、矿山、学校、旅游区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防灾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