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5.争取重点突破,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本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工作的突破,中医药、内燃机等3家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先后落户上海,物联网、内燃机、航运物流、船舶等重点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相继获得通过,上海国际标准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落户上海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SC)秘书处5个,其中新落户为3个;全国专业TC/SC秘书处101个,其中新落户为44个。
  6.服务对外贸易,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初步建立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编发体系,建成了多部门参与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平台,并及时发布相关动态信息。组织参与了65项重大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工作。针对欧盟REACH法规、EUP指令、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措施开展专项研究,共立项5批82项,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应对工作打下了基础,并有效地引导了一批企业开展应对工作。
  7.服务保障世博,标准化贡献功不可没。针对世博筹备和运行标准化需求,先后在世博服务、信息化、旅游、新能源汽车、安全技防等14个领域制订了80余项针对性和配套性涉博地方标准。全面推进以世博园区为重点的全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在世博园区以及豫园、新天地、朱家角、铁路南站等重点区域分别以市容环卫、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信息图形标志为主题,开展了16项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贡献。
  8.营造良好氛围,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和关注度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各部门积极引导并主动地将标准化作为提升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各行业、各级组织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自觉性得到大幅提升,主体作用日渐凸现。社会关注、支持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了标准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并通过论坛、展览、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氛围。
  9.着眼长远发展,标准化基础工作进一步巩固。建立并不断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各类技术交流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化免费培训。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标准化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并纳入上海市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序列,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规模相当、知识全面、素质较高的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
  “十一五”期间上海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来看,“十二五”上海标准化工作任务仍相当艰巨。不论从标准适应产业转型发展、节能减排、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需求的技术支撑作用或引领保障作用的发挥,重点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标准体系完善和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方面,还是从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企业标准化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标准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标准化技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标准化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的进一步巩固方面,都有待继续努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