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深入推进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等国际合作基地建设,争取更多的中国-东盟合作机构落户南宁。积极举办东盟主题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南宁与东盟各国无障碍旅游圈建设。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和通关机制,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和口岸经济。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重点扶持我市企业和产业“走出去”,利用东盟国家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壮大发展,在项目投资、工程承包、资源利用、农业开发、技术和劳务合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大“引进来”的力度,积极拓展与欧美、日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

第七章 加强对内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区内、国内区域合作,着力提高对内开放合作水平。
  加强区内合作。主动参与区内各经济区域开发建设,加强与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的经济合作,不断提高在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深入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与北(海)钦(州)防(城港)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金融、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南北钦防一体化发展,推动建设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城市群。重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对接,坚持“重点向南”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交通和公共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做好北钦防石化、钢铁、林浆纸、能源等产业的延伸和服务,提高产业配套协作能力;加强区域商贸物流合作,依托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南宁“无水港”,促进商贸物流互动发展;加快推进“电子北部湾”建设,促进信息通讯一体化。大力推进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建设,打造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总部基地。
  --加快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黄金水道”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依托内河航线,加强与柳州、贵港、梧州等城市的合作发展。重点要加快建设南宁港六景、牛湾等作业区物流中心,加快调整沿江六景工业园区等园区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整合沿江地区资源,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体制灵活、政策有效的沿江发展新格局,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积极参与桂西资源富集区开发。大力促进首府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桂西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加强与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城市的互动发展,扩大在资源型产业、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南友经济走廊建设。
  加强国内合作。充分发挥南宁作为全国各地走向东盟的通道和平台作用,发挥商会协会的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内重点经济区域和先进地区的合作交流。充分把握南宁作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战役重点承接地的政策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西部各省区市基础设施合作,加强旅游、矿产等资源的共同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合作,吸引企业在南宁设立总部基地、产业基地、产品分销中心等。加强与中部各省市在农业发展、产品出口等领域的合作,吸引中部地区企业通过南宁平台进入东南亚市场。加强与东北地区在机械和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推动下,重点引进港澳台地区的资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先进管理经验。吸引港澳地区企业继续加大在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充分利用桂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我市与台湾地区农业、制造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第八章 提高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水平


  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坚持科技兴贸,扩大自有技术、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及传统支柱产业产品出口,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继续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组织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国内各种重要的博览会、商品交易会等,拓宽对外贸易空间,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扶持本地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推动发展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和创新。加快推进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过渡,建设出口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工程设计、教育培训、服务外包、金融、物流等服务贸易。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拓展东盟、欧美、日韩等出口市场。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发挥进口的综合效应,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资源,支持东盟特色产品通过南宁口岸进口。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重点吸引有实力的国际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创新引资方式,鼓励国际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增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依托园区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区域,完善产业配套。加强利用外资项目策划和招商信息化建设,完善招商服务体系。重视并服务好现有外资企业,推动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带动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前来投资。继续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通过贷款项目的实施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企业扩张和国际化。突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引导各类优势企业有序地到境外投资合作,鼓励我市骨干企业和国外相关知名企业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境外兼并与收购,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

第四篇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首府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三基地三中心”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基地,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九章 发展壮大现代工业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扣自治区打造千亿元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千百”计划,打造千亿、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100亿元。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带动战略,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着重推动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成为主导产业,努力提升现代化工、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
  --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把食品工业发展成为首个千亿元产业。大力促进玉米、薯类、大豆、稻米、花生、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发展各类专用粮油产品和营养、经济、方便食品加工;积极发展肉类、奶产品、水产品、蔬菜等产品加工;壮大蔗糖、烟草、啤酒、饮料等传统行业;发展高档茉莉花茶及茉莉花精深加工;延伸制糖产业链,发展精制糖,提升制糖产业综合效益。推进统一、康师傅、双汇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2015年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
  --铝加工业。延伸以铝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重发展铝基复合材料大型中厚板材及型材高档铝箔胚料、印刷用PS板、车用铝合金复合材料和高档建筑型材等。加快建设江南工业园区,重点扶持南南铝业、南南铝箔等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等重大项目,逐步建成我国西部铝精深加工基地。争取2015年铝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富士康集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数字通讯、网络产品、数字家电、智能仪表、电脑配件、嵌入式系统、LED及应用软件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打造南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争取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
  --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加快机械与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改革、重组,加强高新技术转化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机械工业的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成套化水平,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力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环卫机械设备、农机等成套设备制造业。重点建设八鲤机械工业园区,推动广发重工、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年产2万辆专用车等搬迁改造项目实施,逐步打造成为区域性重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争取2015年机械与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现代化工产业。改造提升现有化工产业,发展现代高端化工产业,促进氯碱化工与石油化工结合,积极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沿海石化大产业的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氯碱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延伸化工产业链。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加快南宁化工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化工产业向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集聚。争取在2015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
  --轻纺产业。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轻纺产业,重点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着重发展茧丝绸、纺织服装、鞋类、皮革、箱包及玩具等产品。加快南宁锦虹棉纺织搬迁改造、麦斯鞋业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六景工业园区等成为主要的轻工纺织集聚区。争取2015年轻工纺织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建材产品及技术的结构调整,支持开发生产绿色新型建材,重点发展新型水泥和水泥制品、玻璃深加工产品、建筑卫生陶瓷、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以及轻型合金材料等产业,规划建设现代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争取2015年建筑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10亿元以上。
  --特色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产业。积极发展非林、特色造纸,大力发展纸品深加工,促进造纸产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先进化、生产清洁化发展,集中规划建设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园区。争取2015年造纸及纸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170亿元以上。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重点推动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产业技术革命和结构调整中抢占发展先机,逐步建成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利用资源、技术等优势,加快推进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木薯、甘蔗、林木废弃物等丰富的非粮生物资源,加快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能源产业核心区,重点推进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等项目。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照明、供冷供热及相关设备制造。积极探索利用风能,在风能条件较好的县区开展风能勘测等前期工作。争取201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宝塔生物医药核心区、南宁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广西药用植物园等为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中心及产业化专业平台公司,大力发展中草药品种保护与改良、中草药材良种繁育与推广种植、中成药开发及制造、民族医药、生物制药、新型疫苗等生物医药及配套的辅料、医疗器械及装备产业。重点发展中药创新产品、名优中成药深度开发产品,推进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争取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南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广西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中心建设,提升蔗糖、水煤浆、再生资源等综合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技术及装备业,着重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垃圾转运及处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及深加工等成套设备项目。加快发展洁净产品、节能产品、有机农产品、可降解产品等。争取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推动工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积极围绕生物技术、机械与装备制造、铝加工、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联盟,增强企业研发实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南糖、南铝、南化、八菱等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深入实施“工业扶优扶强工程”和“亿元工业企业建设工程”,推进投资合作和重组并购,大力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超50亿元的大集团、大公司。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在信贷贴息、技改投入、自主创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实施“两化融合”试点工程。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努力打造2~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专栏3:工业发展重点项目

●先进制造业

机械装备类:建设客车整车、新能源汽车、绿化专用机械、环卫机械设备、制糖设备、环保助力车及特种自行车等生产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生产轨道交通设备项目,重点推进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专用车技改项目、广发重工搬迁技术改造项目、广西诚发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农机生产项目、南宁南机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环卫机械生产项目、南车工业园区等。

冶炼加工类:建设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项目,南宁江南铝工业园高精铝板带加工二期和三期项目,上林等县的煤电、钒矿、石英等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项目,防城港钢铁项目南宁钢材深加工基地,东盟经济园区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等。

化工类:建设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南宁绿洲化工30万吨离子膜法烧碱生产、32万吨聚氯乙烯生产项目,聚乳酸全降解生物基材料项目,横县高级润滑油系列产品项目、南宁市集中电镀及废水处理项目等。

轻纺类:建设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广西丝绸集团丝绸加工基地(南宁)、南宁六景丝绸工业园、宾阳轻纺工业园、上林丝绸工业园等,重点推进南宁麦斯鞋业集团鞋类制品和皮革制品项目、南宁锦虹公司整体搬迁改造二期项目、高档五金器具加工项目等。

建材类:建设广西金鲤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及纯低温余热发电、广西高峰五洲人造板公司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广西润宇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钢构制品生产、武鸣年产60万吨水泥及余热发电、南宁伊岭绿园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节能建筑建材生产、良庆区广西方舟建材综合城、马山县集新水泥厂二期工程、隆安4000t/d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二期)等项目。

造纸及制品加工类:建设华劲纸业竹浆纸一体化、南宁劲达兴年产9.8万吨桑枝浆和20万吨高级文化纸项目、金浪浆业年产10万吨化机浆纸、广西永凯9.8万吨蔗渣浆和2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横县百万吨浆纸基地项目二期工程等项目。

电子信息类: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电子、通讯、网络设备及配件生产项目,重点建设南宁软件园、南宁富士康电子产业园、南宁通讯网络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

食品加工类:五合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项目、南宁统一企业有限公司饮料生产项目、双汇肉类制品生产项目、南宁金桥农产品保鲜加工及配送中心、珠江啤酒生产、南宁五丰(原肉联厂)技改升级、广西国泰粮食集团粮油食品精深加工搬迁技改、广西集盛食品公司10万吨罐头加工、高级糖制品研发及加工、水牛乳饮料特色产业加工、各县区的谷物、香蕉、花茶、畜禽、水产、林木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类: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LNG燃气电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生物燃气项目、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隆安县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邕宁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等。

生物医药类:建设南宁生物制药产业园、南宁宝塔医药产业园、南宁北湖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重点推进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冠峰集团医药生产基地、广西生物及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广西大宗中药材良种繁育及生产加工基地、5000吨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项目、广西丽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品生产项目、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剑麻皂素合成甾体激素类药品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等。

节能环保类:建设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项目、南宁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脱硫除尘和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生产项目、环保助力车及特种自行车生产项目、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广西博世科环保设备生产与销售项目等。

第十章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


  按照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服务业产业提升、布局优化和区域合作发展,精心打造“南宁服务”品牌。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会展、中介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研发设计、咨询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餐饮、教育培训、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与服务业相结合,积极发展新型业态,逐步推动南宁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优化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加快提升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业示范城市建设,大力促进商贸物流业融合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
  --现代物流业。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为平台,加快完善物流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新型物流业态,促进保税物流中心与北部湾港和吴圩机场建立“区港联运”,形成“大通关、大物流”模式,把南宁建设成为“无水港”。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完善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以及江南、金桥和安吉等重点物流园区。加快建设牛湾、六景、那桐等内河港口物流中心和空港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南宁空港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区县物流分中心以及专业物流中心,逐步建成以重点物流园区为中心,以区县物流中心为支撑,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推进综合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本地物流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进一步完善城乡邮政服务体系,加强邮政服务网点及信报箱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商贸流通业。加快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商业网络。规划建设和改造专业市场、交易中心等平台性商贸服务设施,重点提升和发展朝阳商圈、凤岭商业区、相思湖商业区、五象新区商业区、江南五一商圈等商贸服务业集中区,着力打造邕江沿岸、快速环道-环城高速等商贸经济带,积极进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城际市场网络,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传统优势,提升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和形成南宁消费服务辐射圈,把南宁打造成为在全区、西南地区乃至东盟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重点建设区域性信息网络中心、信息资源中心、信息应用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建设连接国内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速通信骨干网。进一步拓展南宁市城域光纤网络,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视频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服务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高速宽带信息网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多方位拓展合作平台,构筑文化、科技、产业、人才等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南宁区域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发展广西与东盟国际数据通信业务,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信息服务及集散中心。提高公共通信服务水平。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培育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金融业发展平台,深入实施“引金入邕”战略,促进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人才等向南宁集聚。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到南宁设立机构和拓展业务,建立与完善证券、货币、保险和外汇等专业市场,鼓励建设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基金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创业投资中心等,把南宁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推动在南宁设立中国-东盟期货交易所,建设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期货贸易中心。积极发展初级资本市场,推进建设产权、股权托管中心。培育和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中小创业投资企业;鼓励融资担保业发展,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五象新区“金融街”建设,构筑金融集聚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