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南府发〔2011〕2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二届人大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一、充分认识《纲要》实施的重大意义

  市十二届人大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对我们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率先在全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提高《纲要》实施的自觉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纲要》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上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纲要》实施,奋力开创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将《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按照“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定责任”的原则,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制定分解落实《纲要》40个主要指标特别是17个约束性指标的工作方案,具体落实到每一年度的计划中,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要把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纲要》的重要抓手,通过抓好项目建设,落实《纲要》目标任务。对《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和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开竣工。加强项目研究,做好项目储备,完善“十二五”重大项目库。

  四、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强化《纲要》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纲要》实施情况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报告制度,形成监测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五、加强督查考核

  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制定完善《纲要》实施绩效考评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把《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和奖惩制度的重要依据。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纲要》实施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表彰奖励;对《纲要》实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相关责任。

  六、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纲要》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县(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把《纲要》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强化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环保、价格等政策措施与《纲要》实施的衔接配合,形成实施《纲要》的强大合力,确保《纲要》顺利实施。

  七、加强学习宣传

  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纲要》的热潮。要采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和宣传《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让全市人民了解、熟悉和掌握《纲要》基本精神,形成人人关心《纲要》、人人自觉参与《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6日 南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家、自治区总体规划和《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我市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是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进行功能布局、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全方位开放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全方位开放创新,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等重大活动,全面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等五场攻坚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克服了冰冻、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以下简称“三基地三中心”)建设取得进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18个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翻一番以上,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近期打基础”目标顺利实现。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等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2007年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800.43亿元,占全区的19%,年均增长15.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区首位,在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55:31.96:51.49调整为2010年的13.58:36.26:50.16。工业进一步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150亿元,比2005年翻1.4番以上,培育了制药、生物、铝加工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宜居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显著增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五象大道、南宁大桥、广西体育中心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五象、凤岭、相思湖等新区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实施。六县县城及重点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特色更加凸显。农村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大石山区大会战等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山、水、树”文章谱写新篇,“中国绿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水城”建设开局良好,“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宜居城市魅力彰显,先后获得 “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及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连续成功举办,五个东盟国家总领事馆入驻南宁,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相继启用,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城市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并实现封关运行,与北钦防合作进一步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财税、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城建、水务等重点行业的投融资平台相继组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等荣誉称号,2010年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前两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高中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深入人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构建,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建成。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顺利实施,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依法治市不断推进,平安南宁建设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局面不断巩固。
  “十一五”期间,经过全市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我市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大胆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基础条件逐步夯实,为“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栏1十一五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年初步统计完成情况

2010年预期量

年均增长

2010年完成量

五年年均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23.36

--

12%

1800.43

15.5%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057

--

11%

25624

13.9%

3

财政收入

亿元

100.22

--

15%

300.88

24.59%

4

全部工业总产值

亿元

490.92

--

19%

1502.68

25.08%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62.9

--

16%

1483.02

32.52%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80.34

--

13%

905.93

18.96%

7

出口总额

亿美元

5.77

--

20%

15.93

22.52%

8

三次产业结构

 

16.55:31.96:51.49

12.2:36.5:51.3

13.58:36.26:50.16

9

城镇化率

%

38.5

45

--

48

--

10

全市森林覆盖率

%

40.21

42.5

--

43.65

--

1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1.16

42.5

--

40.36

--

12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

%

17

70

--

85

--

13

县城污水处理率

%

0

50

--

60

--

1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100

--

100

--

15

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50

60

--

60

--

16

人口自然增长率

7.83

≦9

--

8.36

--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03

12900

7%

18032

14.4%

1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80

3582

6%

5005

13.3%

19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87.5

90

--

93

--

20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73.22

90

--

93

--

21

新农合农民参合率

%

 

90

--

93

--

22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30

--

33.5

--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9

≦5

--

≦3.69

--

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旅游总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公路运输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五年累计财政性教育支出、财政性医疗卫生支出、全部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等18个经济社会指标翻一番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