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到2015年,地震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监测系统;地震预测预报系统不断完善,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系统,15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城乡抗震设防能力明显增强,新建、改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不断提高;推进预警系统示范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基本建成以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各有关行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建立健全调用和协调机制,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救助。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显著提升,基本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防震避险技能。

第三章 发展重点

  一、工作布局
  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地震综合监测系统,建立西安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实施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开展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抗震性能鉴定等基础性工作和研究;基本建立农居(社区)抗震设防管理体系;建立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开展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平台及示范工程;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防御地震灾害的装备水平;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继续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深入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区县,率先实现防震减灾2020年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进一步增强地震监测能力。科学规划和优化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系统,建设MODIS卫星遥感热红外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系统,提高地震灾害信息的快速获取能力。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加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引进消化地震预测理论、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地震综合观测和预测预报实践,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完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加强地震宏观测报网、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作用。
  加强地震信息共享与服务。建设区县级地震信息中心,提高地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开展西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将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性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和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严格对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在编制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时,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风险,严禁在地震断裂带规划新建城市新区、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抗震设防的指导管理。村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三层以上(含三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扶贫移民、工程移民、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农居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试点,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
  地震安全农居(社区)示范工作。全市9区每个区建设10个地震安全示范农居(社区),至少有2个达到省级地震安全示范农居(社区)标准;高陵、周至、户县、蓝田县每个县建设5个地震安全农居(社区)示范工程。通过示范项目,有效提高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开展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工作。开展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易燃易爆易泄漏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建设工程以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采取除险加固措施,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城市建筑物抗震普查资料数据库。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