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体育科教
加大体育科研投入,强化体育科研所基础建设,每年争取1-2项体育科研课题,不断提高体育科研指导业余训练的能力和水平,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要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体育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前八位;进一步提高市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改革创新,为体育事业跨越发展培养人才。
6.体育人才
至2015年底,全市体育系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人员占干部职工总数的比例达65%,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党政干部队伍中的比例达75%。以培养和造就各运动项目领军人物和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抓好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重点竞技项目上形成一支掌握现代竞技运动规律、具有较高执教水平、满足业余训练需要的优秀教练人才队伍。
7.体育信息
重点建设优秀运动队、训练管理、竞赛管理、体育场馆、全民健身等五个数据库;电子政务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有力推进,市体育局和有条件的局直属单位完成办公自动化建设,辖市区体育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达到90%以上。
8.体育设施
建成与镇江城市功能相适应,且场馆配套、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体育会展中心,不断提高业余训练、各项比赛和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能力;完成体育运动学校搬迁工作;全面提升县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2.3平方米以上。辖市区“新四个一”体育实施全覆盖,乡镇(街道)体育实施继续提档升级,形成市、辖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9.体育社团
实现全市体育总会全覆盖;县级以上体育社团数达150个以上,注册会员达 5万人以上。每个单项协会分别建有2个以上体育俱乐部。乡镇建有农民体育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其它单项协会等体育组织5个以上。每个行政村有1-2个体育健身组织,城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有健身组织。体育健身站(点)、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序发展,布局合理,作用明显。
三、“十二五”发展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为主题,努力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1.强化政府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继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继续加大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体育设施的投入,引导各地以及社会力量兴建更多老百姓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二是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我市体育系统场馆对公众开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争取各级政府主导,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三是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设施的政策法规。认真落实国务院《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进一步规范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保护以及对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