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图略)
固定资产投资(图略)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图略)
全部工业增加值(图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图略)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安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按照科学发展和全面转型要求,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产业结构由资源初加工型向深加工型、重化工化转变,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安庆必须顺势而为,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
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与工业化加速发展相适应,城镇化步伐以更快速度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态势日趋明显,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作用不断增强。安庆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人文优势,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功能。
区域发展进入特色化阶段。安庆市域各区域之间自然禀赋、基础条件的不同,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趋势。国家启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发展具有了政策依据。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制定不同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各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进入深刻转型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对改革发展预期普遍提高,公共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必须在增进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益均衡和协调,实现富民与强市相统一。
统筹发展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城乡、区域、群体、经济社会不协调矛盾凸显,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
第三节 “十二五”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宏观经济环境总体有利。国际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力度空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给我市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加大支持中部地区崛起力度,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趋势日益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入重要建设阶段,我市处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抢抓政策机遇,促进要素集聚,加快自身发展。
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时期,随着宁安城际铁路、望江长江大桥的建成,阜景铁路安庆段开工建设,安庆与长三角和武汉等周边大城市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三省交界、四圈交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更加显现。
经济后发优势不断凸显。安庆人口多、经济发展原动力强;国土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所辖县(市)区数量居全省前列,跨越发展的发力点、增长点多。辖区岸线资源丰富,尚未开发的岸线达70%以上,有利于大规模、组团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经济长足发展,民间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显著提高。重点工程持续建设,园区建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支撑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思发展、谋跨越的氛围日益浓厚,我市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第四节 “十二五”面临挑战和存在问题
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与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落差加大。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产业层次低,先进制造业比重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区域竞争中的综合优势逐渐减弱。面对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创新观念和能力与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创新意识不强,干事创业的勇气、敢于担当的精神与加速崛起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不足。城区管理、园区管理、社会管理、投融资、科技、人才等体制机制性障碍亟待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经济要素支撑与跨越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着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供给长期偏紧的严峻局面;节约能源和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世界性的硬约束,产业低端化扩张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更加突出,两型社会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基础与统筹发展的任务存在较大差距。中心城区综合实力较弱,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县域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很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我们既迎来了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未来五年,我市最大的主题仍是加快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将是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最有效的抓手就是园区转型发展。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着力提升安庆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区域竞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安庆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新推动、园区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走在皖江发展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落实好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两大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围绕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崛起,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基本要求是:
--坚持加快发展。必须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继续实施“3231”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工业强市,壮大提升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十亿元项目。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增强发展综合实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打牢支撑。
--坚持转型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扩大开放,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权,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强势招商,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坚持统筹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加强规划引领,实行分类指导,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进程。
--坚持和谐发展。必须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二节 战略定位
全国重要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依托石化和轻纺产业基础,整合提升全市产业资源,以开发园区为支撑,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化工和轻纺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百亿企业,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
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加强枢纽型、功能型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水陆联运,完善公铁水空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长江中下游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集聚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安庆建成皖西南区域加速崛起的主引擎、皖鄂赣交界地区联动发展的辐射源;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化生态人居环境,打造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实践区。坚持科学承接、合作承接、创新承接,进一步拓宽承接思路、创新承接方式、加大承接力度,积极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途径,努力把安庆建成全国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要求,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宜城板块和县域经济互动发展,不断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全市生产总值确保实现2000亿元,力争达到2300亿元,财政收入确保26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可比口径),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3:37。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建立,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降低,森林覆盖率达到36.8%。
统筹发展成效显著。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建立,皖西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县城产业支撑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中心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不断改善,形成一批经济强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或超过50%。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基本建立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体制机制。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利用市外资金年均增长35%以上,进出口总额突破15亿美元。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成效明显,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25万人和35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36%以上。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指数有效提升。
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市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专栏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指 标
| 2010年
完成
| 2015年
目标
| 年均增长(%)
| 指标
属性
|
一、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 988
| 力争2300
| >13(可比价)
| 预期性
|
财政收入(亿元)
| 121.1
| 力争300
| >17
| 预期性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809
| 2467
| 25
| 预期性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39
| 810
| 19
| 预期性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
|
|
| 25(可比价)
| 预期性
|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309
|
| >15(可比价)
| 预期性
|
城镇化率(%)
| 42
| ≥50
|
| 预期性
|
利用市外资金(亿元)
| 580
|
| 35
| 预期性
|
利用境外资金(亿美元)
| 2.36
|
| 25
| 预期性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6.8
|
| 25
| 预期性
|
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1
| 1.2
|
| 预期性
|
二、资源环境
|
万元GDP能耗降低(吨标煤)
| 1.125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
| 省下达
|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万吨)
| 化学需氧量(不含农业)
|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氨氮(不含农业)
|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二氧化硫
|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氮氧化物
|
|
| 省下达
| 约束性
|
非化石能源占比(%)
|
| 6
|
| 约束性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6
| 36.3
|
| 约束性
|
森林覆盖率(%)
| 36.5
| 36.8
| -
| 约束性
|
三、人民生活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616
| 630
| <6.5‰
| 约束性
|
城市登记失业率(%)
| <4.2
| <6
| -
| 预期性
|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22.5
|
| 25
| 预期性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33.2
| 40
| -
| 约束性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62.6
| 280
| -
| 约束性
|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9
| >99
| -
| 约束性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7.6
| >98
|
| 约束性
|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0.45
| | 〔-36〕
| 约束性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147
| 力争30000
| 14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4985
| 力争10000
| 15
| 预期性
|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
| 70
| 80
| -
| 约束性
|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万套)
| 0.73
| 〔6.92〕
|
| 约束性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 93
|
| 约束性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84.5%
| 90%
|
| 预期性
|
注:1、带〔〕的为五年累计数。2、2015年指标总量以2010年实际数为基数,执行中因统计
口径变化,以增幅不变调整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