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意见


  (二)提升成都发展核心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充分认识国家赋予成渝经济区“双核”的重大历史使命,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为载体和着力点,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分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机制、聚集资源、突出效益、引领示范”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提供强力支撑。

  按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国家、省级开发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等重要平台,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嵌入式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产业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都市农业,形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依托天府新区多地貌类型,通过山地、水域、绿地等开敞生态空间,促进组团式城市、特色产业板块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一流、公共交通便捷、现代文明与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新区典范,走出一条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

  (三)深化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运用国家关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着力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科技和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推广到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全域,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统筹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