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5年,对全市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力争每年新增2家,至2015年达到30 家以上,培育具有一定物质基础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增加5个,至2015年达到150 个;完善及配套各类农产品综合市场,至2015年全市农产品综合市场达到120个。市民“菜篮子”消费价格与周边城市基本持平。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组织货源、联结产销、调剂余缺、丰富供应上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多渠道、多元化、产销对接的“菜篮子”市场流通体系。2011年开始,各级设立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力争到2015年市区设立15个以上农副产品平价商店、每个县(市)城区设立5个以上、每个中心镇设立1个以上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至2015年全市计划打造3家较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发挥其应急调运的重要作用,5个建制县(市、区)要结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配套建冷藏设施。
--建立和完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使产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15年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确保让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实施名牌带动战略,2011-2015年力争年新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2项,每年新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以上、培育4个以上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
--推进“菜篮子”产品信息收集、传递和发布设施建设,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报和巡查监管,必要时进行价格临时干预,落实市级“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建立“菜篮子”产品储备保障制度,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防范风险。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能力。
1. 稳定蔬菜种植面积。一是严格保护蔬菜生产用地。按照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安排蔬菜生产用地。突出产菜大镇、大村生产基地建设,依法依规予以严格保护。加强蔬菜生产用地检查,严厉打击查处乱建乱搭侵占菜地行为。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和重要时节供应能力。建立蔬菜生产补助机制,对组织化程度高、规模较大的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以上)在发展蔬菜大棚、喷灌(节水灌溉)设施、改良环境、农田基本建设、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财政补贴;对已取得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鲜活农产品生产企业视每年质量检查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蔬菜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带动,进一步稳定和增加蔬菜种植面积。三是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把冬种生产作为一造来抓,着力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能力和土地产出率。四是加强结构调整,丰富品种结构。根据各地的季节特点及土壤特性,切实加强蔬菜、水果品种结构调整,实现生产布局合理、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揭西县要利用山区气候特点,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惠来县要利用冬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尤其是加工型蔬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