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十四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

  (三)饲料产业。目前,我市饲料产业形成了上连种植业,下连养殖业,与农业、商业、轻工、化工、医药、机械、外经外贸等行业密不可分的产业体系。截至2009年底,获证饲料企业73家,配合饲料产量83.4万吨,浓缩饲料5.4万吨,预混合饲料3.7万吨;添加剂2.3万吨,单一大宗饲料19.8万吨。万吨以上饲料企业16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06.2万吨、22.4亿元,占饲料总产量和总产值的92.7%和93.4%。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效益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散、乱、小”的问题日趋突出,行业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措施到位难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总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为方向,以产业化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发展与保护统一、数量与质量并重、安全与效益同步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禽,转变养殖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市步伐。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效益相结合。以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为主线,按照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和生态化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二是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协调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功能,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整合各种生产要素,支持畜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社和各类中介组织,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坚持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认真做好动物防疫、环境保护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基础工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合理搞好功能定位,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发展规律,实现生产与生态统一、发展与保护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3.9万吨、27万吨、76.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每年提高1.2 个百分点以上,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达到1150元以上。畜禽养殖场户80%参与畜牧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85%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畜禽良种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5%以上,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形成主要畜禽产品生产重点基地。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畜牧产业目标。到2015年,生猪存栏量达到370万头、出栏622.7万头;家禽存栏量达到4887.7万只、出栏13468.3万只;肉牛存栏量达到24.6万头、出栏27.1万头;肉羊存栏量达到200万只、出栏300万只;兔存栏量达到279.1万只、出栏607.1万只;蜜蜂存养量达到3万箱;毛皮类特种经济动物总兽群发展到130万只,珍禽类特种经济动物存栏量达到30万只。
  2.奶牛产业目标。到2015年,奶牛存栏量达到25万头,产奶牛个体年产奶量达到7吨以上,牛奶总产量达到76.6万吨。
  3.饲料产业目标。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饲料生产企业发展到46家,年销售收入达到66亿元,产量达到26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180万吨,浓缩饲料17万吨,预混合饲料10万吨;饲料添加剂8万吨,单一大宗饲料45万吨。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180万吨,其中青贮玉米秸160万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

  三、发展重点
  (一)畜牧产业
  1.实施产业化带动工程。通过鼓励联合兼并、加强政府扶持、支持产品开发、引导企业上市等方法,做大做强畜牧龙头企业,加快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龙头企业+担保保险+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模式,引导设立风险基金、合作建设原料基地,完善发展利益保证和分配机制。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产销直挂、农超对接,延伸产业化经营链条,并逐步向集团化发展。规范和扶持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分散养殖户协作合作,通过合作组织纳入产业化领域,形成优质产业基地。到201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6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5家,畜禽养殖场户85%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畜牧产业规模集群效应。
  2.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坚持繁育、引进相结合原则,普及和推广畜禽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围绕原种、祖代、父母代良种场建设,完善畜禽良种育、繁、推、用网络。积极推进种畜禽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工程,建立多种形式的种畜禽生产企业,建设一批重点畜禽良种场站,提高畜禽育种开发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设一级畜禽繁育场1处,二级畜禽繁育场100处,家畜配种改良站点100处,畜禽良种率达到95%以上,形成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完整链条。
  3.实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工程。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做好“三退三进”文章,即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进区、进园、进场,加快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突出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市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区50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100处、市级标准化园区200处,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5%以上。
  4.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程。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畜禽免疫,提高防疫密度,及时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免疫牲畜挂标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强化消毒灭源工作,定期对关键场所和重点区域进行专业消毒。推行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制度,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分别达到100%。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落实定时定点监测制度、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疫情测报网络。完善应急预案,充实物资储备,健全防疫队伍,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全面开展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全面执行养殖场备案制度,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全市所有养殖场、屠宰场、畜禽专业交易市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行专人监管,建立监管档案,完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严格畜牧业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通过科学、公正的检测和评价,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
  6.实施科技推广创新工程。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力争在畜牧业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具备持续的集成创新能力,在优势产业发展领域具备持续的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健全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高素质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和养殖户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素质。加快畜牧业新技术推广,重点在肉禽肉兔标准化饲养、肉牛肉羊快速育肥、生猪人工授精、奶牛高产养殖、程序化免疫、疫病快速监测、畜产品质量检验、生产数字化应用、生态养殖、牧草种植及秸秆转化等十个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广先进应用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建设示范点、示范场、示范区,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到2015年,全市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7.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坚持产品基地认证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强化宣传、引导、扶持和服务,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认证力度,扩大认证范围,开展商标注册,加强名牌创建,打响“泰山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畜牧业。到2015年,全市完成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禽产品认证30家,完成商标注册20家,争创省级以上名牌10个。坚持项目实施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对畜禽良种、畜牧养殖、秸秆利用、产业化经营、现代畜牧业发展等项目,建立会商机制,在落实项目规定的前提下,优先向品牌企业倾斜。坚持市场拓展与品牌创建相结合,积极参与畜牧业交易会、畜牧展览展销、洽谈合作、投资订货会,大力宣传、重点推介品牌企业;及时向品牌企业提供政策、市场、技术、监管等信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发展新型网上直销、连锁经营等交易平台,促进产销对接,以销促产,不断扩大“泰山牌”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奶牛产业
  1.壮大龙头企业。加强牛奶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进一步膨胀规模,完善延伸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奶业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型乳制品加工企业,构筑液态奶、奶粉、奶酪、黄油多种产品并存的生产格局;探索生鲜乳直供到户经营模式,为市民提供优质新鲜牛奶,实现加工增值增效;加快发展“奶吧”等新型营销模式,开发乳品精深系列加工,扩大生产能力,提升经济效益。到2015年,全市奶类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1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