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工作。
二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市统筹、县(市、区)主导、乡(镇、街道)实施,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着眼当前,兼顾长远,实施分类指导,科学系统地规划、选择、建设经济适用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基础设施。
四是城乡一体,长效管理。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组织实施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网络。
按照户分类、村(社区)收集、乡(镇、街道)集运、市及县(市)处理的运作程序,科学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一是户分类。由住户负责自家及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清理,并将垃圾按指定位置分类存放。二是村(社区)收集。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合理配备保洁员,成立专业保洁队伍,每天按时进行垃圾集中收集、定点存放。三是乡(镇、街道)集运。各乡(镇、街道)负责将村(社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输至统一设置的垃圾中转站,然后转运至本县(市)无害化处理地点;市中心城区及泰城周边19个乡(镇、街道)集中运输至泰安中科环保电力公司。四是市及县(市)处理。泰安中科环保电力公司负责集中焚烧处理泰安中心城区及泰城周边19个乡(镇、街道)清运的生活垃圾;其他县(市)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各乡(镇、街道)不得自行填埋,杜绝垃圾“转移”、垃圾“搬家”现象。
(二)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中村、旧村提升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工程建设时,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要与建设改造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城中村、旧村提升改造时,要把公厕、垃圾站、垃圾箱等设施作为重要内容,按照市统一标准配套建设。凡没有同步设计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凡不能同步建设交付使用的,不予竣工验收备案。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城中村、旧村改造的成本。在新建和改建道路、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时,要配套建设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箱等设施。 加快建成区外镇、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突破性地解决垃圾乱堆乱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