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经营机制。重点培植渔业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渔区经营大户等渔业经营主体,提高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20亿元的渔业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强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支持渔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规范化的渔民合作社,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渔民抵御风险能力和生产经营的集中化、组织化程度。
(四)加快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和平台,计划投资100亿元,在良种繁育、生态养殖、远洋渔业、精深加工、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建设等领域建设100个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项目,迅速形成产能,促进渔业振兴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提高渔业执法水平。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增加渔政执法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水平,推行公正、公开、文明执法,创建文明执法窗口。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确定的海洋与渔业基本制度,深入开展海洋与渔业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打击海洋与渔业违法行为,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为渔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威海市果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加快果业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再创果业发展新优势,根据《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果业是我市重要的传统高效特色产业,主要品种有苹果、桃、梨、葡萄、无花果、蓝莓、草莓、核桃等。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苹果优势栽培区,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全市水果总面积50.26万亩、总产量86.59万吨, 其中苹果38.26万亩、产量76.78万吨,分别占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76%和88%。干果面积、年产量分别达到16.6万亩、1.97万吨。果业的发展壮大,对推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市果业发展的一些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断加大。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果业发展基础条件不完善,资金、物资和科技等投入不足,品种资源储备少,基层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到位率较低。苹果郁闭园占30%以上,20年生以上果园占30%,幼龄果园不足10%。二是生产成本偏高。2010年,盛果期苹果园的亩平均生产成本达到4400多元,其中生产性物资投入2000多元,劳动力成本2400元左右。生产成本偏高成为制约我市果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果业仍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果园规模普遍偏小,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较低,具有较大规模、较强带动能力的果品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短,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较弱;无花果、草莓等不耐贮藏果品的销售半径小,贮藏、保鲜、加工等环节滞后,季节性过剩现象时有出现。四是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国内其他地区竞相发展果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市巩固和扩大果品市场份额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设置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多,果品出口压力也不断增大。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质、扩量、增效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引导和示范带动,在充分发挥主栽树种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发地方特色优势小杂果,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做强品牌,积极转变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果业生产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快果业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