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重预防、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编制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及公共卫生领域倾斜。加强城市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对口协作格局。加强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等化,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使用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到2011年全市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逐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以公益性、基本型、便利性为原则,加大城乡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市级图书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馆建设,按人口和服务半径配置公共文化设施,并逐步实施免费开放。加强公共档案馆建设,搞好档案文化传播。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建好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益性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惠民工程。鼓励扶持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六、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实施幸福海岸健身长廊、社区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体育人口比例和国民体质合格率分别达到32%和90%。高度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着力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游泳馆等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积极培育体育市场,探索体育运动项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加快体育场馆多元化经营,扩大和引导体育消费。
七、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营造社会诚实守信氛围,促进全社会诚信意识、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的显著提高。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抵制封建迷信。深入开展以城市、社区、行业、“窗口”单位和村镇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体文明水平。
八、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
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础能力、预案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地方应急预案,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能力。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限期整改、直至关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海洋渔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民爆器材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测和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气象、地震和风暴潮等灾害的基础性研究和监测预报工作,建立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加快防灾减灾系统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我市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建筑的安全防范。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基层群体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一步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重大事项的透明度,健全人大、政协、媒体和社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机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做好外事、侨务工作。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纠纷处理的预案与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着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十、协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持现有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1‰以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产业,增强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及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普惠福利为主线,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构建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大众参与的“大慈善”格局。以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支持军队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做好双拥、优抚和安置工作。依法推进史志二轮修志工作,搞好方志馆、地情资料数据库建设,拓展地方史志公共服务功能。加大科技教育力度,快速提升市民科学素质。
第十章 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必须加强需求支撑、要素保障、政策配套、工作推动的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一、强化内需拉动作用
促进投资高效稳定持续增长。发挥投资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的先导作用,稳步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投资调控与项目管理,综合利用行业规划、产业目录、项目许可、要素供应、环评等多种手段,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严格考核监督,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每年确定并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行业龙头作用突出和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0%和15%以上,“三农”投入年均增长20%左右,民间投资比重达到85%以上。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抓好各类消费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扩大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综合性消费,引导汽车、住房、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深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加快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品牌产品下乡”,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自有品牌。加强商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调整商业布局和业态结构,形成服务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市级、区域商业中心。加强农村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开展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和“农超对接”、“区超对接”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逐步建立主要农产品全过程质量追溯,初步形成产销稳定、渠道畅通、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到2015年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所有乡镇和95%行政村。加强城市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双进”工程和“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商贸物流配送设施建设,鼓励发展超市、便利店、专卖(业)店连锁经营,推动特许连锁规范发展,建设和完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0亿元。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的外向性和超前性,建立起立体化的交通、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完善的给排水网络、高效率的通信网络、配套的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体系,为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交通,加速构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型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公路,加快建设“一纵一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九纵三横一环”的干线公路网和勾连城乡的农村公路网,重点实施荣乌高速荣成至文登段及连接线、荣成至威海高速、文莱高速、烟海高速乳山段、文登南海新港疏港公路、江家寨立交桥、香水河大桥、乳山口大桥等项目。到201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20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400公里以上。港口,积极推进威海湾港区20万吨以上大型石油化工、天然气及干散货专用码头、航道,石岛港区5万吨级航道,靖海湾港区张家埠新港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等工程,在全市形成大型专业化的集装箱、散杂货、石油化工、客货滚装、邮轮游艇码头建设布局和集装箱喂给港运输布局,把威海港建设成为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海峡客滚运输的重要口岸、环渤海地区的集装箱喂给港和面向日韩的重要港口。到2015年,港口适应度基本达到1:1。铁路,“十二五”期间建成青荣城际铁路项目,打造威海、青岛、烟台1小时经济圈,并与全国快速铁路干线联网;加快桃威铁路改造,推进国铁重组桃威铁路进程,规划建设大型客货运站,延长现有疏港铁路,并贯通至深水泊位港区,规划荣成、文登、乳山疏港铁路;适时推动中韩铁路轮渡项目。机场,加快实施威海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国际航站楼和综合服务区项目),规划建设航空公司过夜基地和航空物流中心,加强机场安全及航管设施建设,争取达到国际中型机场水平;进一步加密现有航线、拓展新航线,大力开展包机航班业务,适时开通威海至日本、香港及韩国其它城市的客货航班,努力开辟新的国内航线。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