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调整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提升传统市场,深度开拓南美、非洲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多措并举拓展多元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境外营销活动给予支持。组织好境内外重点国际展会,办好在我市举办的各类国际展会,扩大优势出口产品知名度。继续推进出口品牌建设,培育发展“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自主生产、自主营销”出口产品,不断提高机电产品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比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出口,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坚持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建设一批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出口创新基地,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集团。积极拓展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出口。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拓展进口业务,鼓励重点资源能源、大宗商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坚持主攻韩日、扩大台港、拓展欧美,将引资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相结合,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科技信息、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器械、造船、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加速高端产业国际合作,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的外资项目。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坚持引资引智并举,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跨国集团设立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企业总部。大力推进企业对外战略合作,支持企业采取并购、跨境换股、交叉持股等方式进行改组改造。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加注重资本输出、产能转移、技术嫁接等投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走出去”的层次和水平。鼓励各类企业开发境外渔业、木材、橡胶、矿产等资源,加快建立一批资源项目基地。引导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最适宜的国家和地区,优化跨国经营链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企业,利用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构建国际生产营销分工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境外工程承包非洲市场,开拓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拉美市场。制定全市外派劳务发展规划,加大技术型劳务人员外派。争取“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完成17.5亿美元,外派劳务4万人次。
(四)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加大国内经济合作力度,积极探索与重点区域、内陆腹地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及山西、内蒙古等资源大省的对接,加强与央企、上市公司、民营强企及重点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推出符合双方发展方向的合作项目,做好联大、引大文章。主动加强与省内区域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交流,推进与青岛、烟台等周边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科技人才、产学研、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分工合作,共同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实现帮扶与合作双赢。
第七章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围绕生态市建设,坚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并举,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建立促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结构减排,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进一步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报告制度,集中抓好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达到50%以上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并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推进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实施好蓝星万象城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突出抓好省控重点污染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论证、控制新上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加快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备淘汰步伐,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减排监察,确保达标排放。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开发专项,集中精力研发一批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一批集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
二、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从企业、产业和园区三个层面,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建设,不断扩大循环经济规模,争取高区、经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加大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发利用雨水、海水等资源,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鼓励中水利用,加快城市中水回用管网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中水回用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鼓励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推广新技术,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强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发展一批高校实验室、企业研究所等研发机构,鼓励使用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加快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尽快形成规模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沿海、沿河、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以重点绿化工程为带动,加强沿海防护林带、伟德山系、昆嵛山系、乳山西北区、威海郊区五大重点封山育林的管护,完善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和以公共绿地和城市公园为重点的城市绿化系统,进一步提高森林城市建设水平。继续着力治理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强化湿地保护,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海岛保护区。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示范园区和基地工程建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逐步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加强护林队伍建设。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地级生态市。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建立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落实环境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强化核与辐射执法监管和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健全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加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工业废气、散流物体堆场及道路运输等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加强饮用水源地湿地工程建设,对饮用水源地实施严格保护,恢复和改善水源地上游生态环境功能。抓好河流、海域的保护和治理,逐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城市河道和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严格控制近海海域污染,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和污染赔偿机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工艺,加快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收集。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无证经营、占道经营或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差、严重扰民的“五小行业”店坚决予以取缔。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突出抓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地下水及地热资源的开采使用。实施有利于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投融资体制,逐步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征收相应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点工程的建设。到2015年,全市河流、水库及近岸海域均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优于二级标准)达到96%以上,声环境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辐射环境质量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第八章 科技教育与人才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素质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事业,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我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
(一)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创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鼓励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争创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每年增加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以上、省级5家以上、国家级至少1家。重视发挥技术交易平台的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推进国家专利试点市建设,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发明专利产业化成效显著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予以重点支持,到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总量分别达到18000件和80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申请总量的30%,企业和有关组织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50项以上。进一步加大对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和社会力量创办面向中小企业的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在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领域为社会提供创新服务。
(二)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学研道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外科研机构直接挂钩,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争取到2015年产学研合作联盟达到15家以上。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示范作用,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入,推动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延展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全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6家以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对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推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通过企业并购、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措施,着力搞好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全市外设科研机构达到20家以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知名的研发和设计机构来威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