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市、县两级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应急救援产品动员生产能力建设,实现专业储备和社会储备、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的有机结合。
三、完善保障措施
(一)落实防震减灾责任。各级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防震减灾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各级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评体系,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全市防震减灾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保障工作条件,切实保证防震减灾基层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二)增加防震减灾投入。各级政府要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健全完善抗震救灾资金准备和应急拨付机制。
(三)制定实施防震减灾规划。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的防震减灾工作,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现防震减灾与社会同步规划和实施,并做好规划的衔接,确保防震减灾任务和措施有效落实。
(四)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体制和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五)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各级地震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地震信息报送渠道,保证畅通,提高地震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处理能力。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发布地震信息。强化信息发布、新闻报道的组织协调,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建立完善重大地震灾害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提高地震突发信息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维护社会稳定。
(六)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地震、宣传、科技、文教、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计划内容,推进地震安全社区、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做好重要纪念日、重要时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