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展铟基材料。依托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铟基新材料开发,积极发展铟化合物、铟基合金、半导体材料等,包括铟珠、铟箔、铟丝、铟粉等不同规格的原生铟材料深加工,含铟钎料及铟基焊料、以铟代汞碱性电池原料、铟基合金以及有机铟、铟化工产品的生产。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关键技术,支持建设以ITO粉体为核心的有关项目,力争在“高纯铟-ITO粉体-ITO靶材-靶材粘结剂-透明导电膜材-显示器件-靶材回收”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拓展LED和光伏材料。依托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等科研力量,积极引进关键技术及设备,加快建设铟化合物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中心,在锑化铟、磷化铟、砷化铟单晶,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扩大锑化铟单晶及其产品的生产规模。优化材料制备基础平台,积极开展含铟光伏转换薄膜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尽快研发高效率光伏薄膜电池并努力实现产业化。
--积极培育下游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铟深加工企业到云南发展铟下游产品。加快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微显示产品和中小尺寸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PMOLED)产品;以现有蓝宝石衬底材料为基础,发展外延片、芯片制造,积极发展大尺寸液晶电视、显示器用液晶模组,适时发展大尺寸液晶高清电视;加快LED芯片产业化;鼓励发展高亮度大功率LED封装、LED照明产品、液晶显示器(LCD)组件、LCD显示屏等。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加大地质勘探投入,积极寻找后备资源,重视现有矿山的深部和周边资源、成矿远景区或潜在资源分布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加强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铟资源,坚决依法取缔无证采矿,严格执行采矿许可证审批和管理制度,切实制止乱采滥挖。坚决依法取缔无证和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小铟厂。
(二)做好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将含铟废弃物交由重点铟生产企业集中处理,努力做好铟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建立含铟废弃资源的有效回收系统,大力支持铟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创新。
(三)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出口配额和出口企业资质管理,有效控制铟的初级产品出口,严厉打击涉铟走私活动,鼓励无害化含铟物料进口。联合省内外重点企业构建铟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控制初级产品低价倾销和大量外流,减少无序竞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