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石家庄市农业局关于迅速开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

石家庄市农业局关于迅速开展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
(2010年03月01日)


各县(市)区农业(农牧)局:
  目前,“雨水”已过,气温逐步回升,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但由于去冬异常的气候特点,目前全市小麦群体小,个体弱,冻害重,苗情成为近十几年来较差的一年。为此,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深入麦区,搞好调查,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切实把春季田间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夺取夏粮丰收打好基础。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苗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冬前降温早、幅度大,越冬期间极端气温低,持续时间长,致使小麦冬前叶龄偏小、个体偏弱、群体不足,越冬状况差、冻害较重。去年11月初气温骤降,致使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比常年提早20天以上。冬前有效积温502.4℃,与形成冬前壮苗积温有80℃的差距。冬前苗情各项指标都是近年历史上最少的一年,总体表现为叶龄小、个体弱、群体不足。越冬期间日平均气温-1.09℃,比上年低2.4℃,特别是1月上旬连续7-10天最低温度低于-10℃,越冬气温低,极端低温持续时间长,使小麦冻害进一步加重,麦田全部枯叶越冬,小麦叶片冻枯率达到80%以上,不利于小麦快速返青。据各县(市)区初步调查统计,全市近百万亩小麦出现不同程度死苗死蘖,其中有25万亩左右小麦死苗死蘖率在50%左右,10万亩左右死苗死蘖严重需毁种。同时,受今年春节前立春,春季较短的影响,开展春管时间紧迫,如果稍有懈怠,将错过促弱转壮的关键时期。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统一思想,把春季田间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争夏粮首战告捷。
  二、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促弱转壮。针对今年小麦苗情特点,我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在搞好小麦苗情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小麦苗情及管理建议进行了分析会商,确立了春管技术指导思想:因地因苗制宜,分类指导,以增温促蘖增根为重点,促苗早发。以肥水巧管为中心,争群体、壮个体。各地应突出“早”字,抓住春季气温回升时机,立足早管,促弱转壮,御寒抗冻,防旱保墒。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主体麦田管理:今年我市主体麦田以二类麦田为主,要突出抓好两点。第一,锄划搂麦,促小麦早返青早生长。在今年越冬期间土壤墒情较好、群体较小的情况下,温度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主要矛盾,一般麦田不应在早春管理上急于追肥浇水,应该提倡浅锄细划,但应错过大风天气;对干枯叶较多的麦田,要搂麦清垄,以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春季分蘖时期延长、分蘖量增加。第二,因地制宜,巧用第一次肥水。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45~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0~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群体50万以下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整地质量较差地块,追肥、浇水时间酌情提前;一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60~80万,多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注意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对地力水平较高,底肥充足,整地质量好,土壤墒情好,群体70万以上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防倒伏,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墒情、地力较差的地块浇水、追肥时间要提前,反之推后;三类麦田一般每亩冬前群体小于45万,多属于弱苗类型。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尤其是高产攻关田)、群体偏小、墒情较好地块,群体小是主要矛盾,早春要抓紧划锄,以增温促苗促早发,起身期根据苗情转化情况进行追肥;对地力基础一般、群体较小,但墒情较好地块,肥料和群体是主要矛盾,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一次,于返青期借墒施用追肥量40%的氮素化肥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剩余的60%氮素化肥待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促进小麦发育,提高穗粒数;对晚播无分蘖的麦田,且勿早灌水,待新根新孽长出后再施肥浇水。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施入氮素化肥,以利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一般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追肥量根据底肥施用情况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地力高的适当减少施肥量,地力低的适当增加施肥量。缺磷的地块可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