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加强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供水网络规划建设,增加供水能力,扩大供水面积,保证供水安全,满足城市建设与发展用水需求。加强资源型缺水的平泉、滦平县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保证县城经济社会发展及重要工业园区建设的用水需求。到2015年,市区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8%,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县城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2%,供水保障率达到90%。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实施、整县乡推进”的要求,重点实施“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提高乡镇和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乡镇集中供水人口33万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5万人。
专栏9:水利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
1、水利工程
建设双峰寺、隆化小对山、承德县四道河,宽城双洞子、平泉鸽子洞、滦平西庙、丰宁喇嘛山、兴隆六里坪等34座水电站,重点实施“引伊济武”工程、“引哈入瀑”工程。
2、河道治理
滦河、潮河、伊逊河、武烈河、瀑河、老牛河、柳河、牤牛河、城区旱河等部分河道整治工程。
3、水源建设
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武烈河及避暑山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承德县二道河子新水源工程、兴隆六里坪地表水源工程、丰宁土城水源扩建工程、隆化闹海营新水源工程、平泉城北水源工程、滦平滦河新水源供水工程、宽城人饮及生态供水工程。
三、提升电力能源保障能力
(一)加快电网升级步伐
优化电网布局,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建设御道口、承德东、承德西(扩建)3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兴隆天文台、小营、平东、土城、会州、滦平等6个220千伏变电站和双峰寺、张百湾、卧龙、满堂等37个110千伏变电站。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和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工程,推进电网智能化,形成安全可靠的输送网络,为市县新城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到2015年,形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主网架,以220千伏线路为主供线路,以200千伏、110千伏互供互备为手段的中南部环网及西部、东部、北部4个供电区。
(二)推进用能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打造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促进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向清洁化升级。推广余压余热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蓄热式加热等节能先进适用技术,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及设备。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优先满足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企业电力供应,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建成大唐煤质天然气管道和天然气入市工程,提高天然气普及利用率。加大城镇供热、供气、供电设施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现代通讯信息网络
加快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步伐,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有重点、分阶段、梯次推进物联网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形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支撑。加快乡村、社区信息网络建设,整合资源,提高网络使用率。
(二)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
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注重提高网络应用、网络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构建高效、公开、透明的新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培育示范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数字承德、智慧城市”工程,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三)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评估工作,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重视容灾备份建设,构建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和防御体系。推进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逐步增加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八章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走符合承德实际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巩固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成果,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坚持把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值化作为统筹城乡的着力点,健全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中心城区继续实施“中疏、南扩、西进、北延”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新城区建设带动老城区中疏,构建老城区、新城区、双滦区、双峰寺区、上板城区和武烈河景观带、滦河景观带,古御路景观带等“五区三带”城市发展格局。老城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中疏”战略,打造全面展示清朝历史文化的旅游核心区;新城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高效政务、现代商务新区;双滦区主要承载钒钛制品、文化创意、商贸流通等功能,打造新型工业与文化产业高度融合的主城区;双峰寺区主要承载现代物流、休闲度假等功能,打造集散互动、环境优美的空港物流区;上板城区主要承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聚集功能,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实施水、绿、路、景、店“五位一体”综合规划、建设和整治,加快构建贯通南北、横跨东西、快捷顺畅、内外通达的城市交通网络,打造具有浓郁山城特色的城市景观。按照“融入京津、向海发展、扩展腹地、统筹空间”的城市发展战略,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承德都市圈,提升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到2015年,基本完成老城区中疏任务,新城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路相连、水相通、功能配套完善的带状形、多中心、组团式“五区三带”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城市发展上水平、城市建设出品位的目标。
(二)加快培育中等城市
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质为重点,用足用好省加快构筑环首都经济圈、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等支持政策,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快县城发展步伐。按照中等城市的发展布局和发展定位,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和新城区建设,有效承接北京、天津和市中心区的辐射,促进县域产业聚集和人口集中,统筹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15年,承德县、滦平县、平泉县、丰宁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达到中等城市低限标准;围场县、隆化县、兴隆县、宽城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三)大力发展小城镇
按照突出特色、梯次推进的原则,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好、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27个省、市级重点乡镇率先发展。加快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功能,建成一批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市。宽城峪耳崖镇、兴隆平安堡镇、隆化韩麻营镇等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快建设工业重镇;丰宁大滩镇、围场御道口乡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旅游重镇;滦平巴克什营镇、丰宁凤山镇、兴隆半壁山镇等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加快建设商贸重镇。在此基础上,每个县选择2-3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的乡镇进行重点培育,全面提升乡镇整体发展水平。
二、加快城镇人口和产业聚集
(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城市建设、住房保障、城建投融资、行政审批等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大力破除依附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体制壁垒,放宽进城落户限制,取消对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各种差异化政策,加快制定实施农民工住房、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子女就学相关政策,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解决农民进城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职业教育机构要扩大农村生源招生规模,针对城市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实施“人才家园”等工程,吸引京津、外省市及国外优秀人才到我市城市定居创业。
(二)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发挥市区和县城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效应和放大效应,着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供热、供电、供气、供水能力和城市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提高城市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区和县城生产、消费、就业、服务和创新等功能。
(三) 推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把建城与建园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聚集区建设与城市功能调整的融合互动发展。统筹规划聚集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搞好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对接,加快资源配置向聚集区集中,聚集区建设向城镇集中,推动分散的乡村企业向聚集区转移,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链条。
三、推动城市发展上水平
(一)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设计团队,强力推进规划编制提升档次、提高质量。加快编制好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县城总体规划、重点镇建设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搞好标志性地段和重点项目设计。严格规划审批,建立健全符合承德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专家在规划论证、评审等工作中的技术把关作用,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城乡规划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执法标准,加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后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二)打造特色城市风貌
围绕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充分挖掘和体现城市自然、历史、人文元素,形成建筑风格独特、文化特质鲜明、个性魅力彰显的城市风貌。加强城市主干道、出入口、重要街区、火车站等重点地段和关键部位的景观建设与改造。注重城市精品量的积累,加快城市重要节点的景观建设,增加凸显城市品质的雕塑和公园,打造城市独有的靓丽景观,2万平方米以上单体公共建筑、4万平方米以上建筑群都要力争建成标志性工程。县城和重点镇要紧密围绕各自的发展定位,合理布局景观建设项目,打生态牌,建园林城,注重产业集约化、住宅规模化,突出燕北地区城市发展特点,把生产、生活、景观、生态融为一体,和谐推进、有序建设。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突出网格化管理核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实现控违法制化、管理网格化、监控数字化、容貌标准化、机制长效化、队伍规范化的“六化”管理标准。实施城市管理进社区工程,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城市公共文明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拓展城市管理范围,逐步将城市管理工作扩展拓宽至八县三区。到2015年,全市8县3区将全部实现数字化城管规范化运行。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好城乡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丰宁、滦平、兴隆3县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平泉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县,要先行先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分类指导和督导考核,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十二五”期间,市县预算内资金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
把新民居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尊重农民意愿,健康有序地推动农村新民居建设。明确重点,分类指导。坚持新民居建设与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园区经济相结合,建设好一批旅游新村、特色农业新村、矿业经济新村。坚持建新与改旧相结合,积极引导现有村庄适当合并,以“三新六有”的标准和“五通五有”要求加快农村住房改造,以人口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中心村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加强新民居建设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用足用好农村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政策,建设好县域土地置换平台,土地级差收益的80%以上用于置换出土地的村庄新民居建设,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新民居建设,推动建材下乡,确保新民居建设工程质量。到2015年,全市新民居示范村达到30%以上。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抓好农村水、电、路、气、讯和垃圾处理等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客运网络,五年累计建设乡村公路1000公里,村内路面完成硬化改造。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沼气、太阳能、小水电和小风电等新能源建设,五年累计新增户用沼气池5万个,太阳能房和太阳灶分别达到7.5万平方米和2.3万个。继续改善农村广播、电视接收条件,促进无线通讯全面升级。
(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完善乡镇、村综合文化馆(站)、村图书室等设施,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到2015年,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覆盖面达到100%,广播电视村村通联网数和农家书屋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专栏10: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项目
1、城镇建设
城市供水:老城区供水管道铺设及旧管网改造、老城区水厂扩建工程及新增加压站建设、新区水厂建设(北区、南区、双峰寺、东营)。
城市供热:北区集中供热、兴隆热电联供扩建、平泉龙鸿集中供热二期。
城市道路:高寺台至大庙、贾营至大石庙的二级公路,太平庄经西北沟至大石庙、三道湾至上板城等城市快速路,高庙至狮子园连接线、大老虎沟至小老虎沟连接线、秫秸沟至大贵口连接线,旱河南路(潘家沟桥至武烈路道路)、市区百条街巷整治、市区西大街拓宽改造。
污水处理:太平庄污水处理厂二期、上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城市污水管网改扩建。
垃圾处理:新区垃圾分类处理场、平泉县南城区垃圾处理场。
2、新农村建设
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新能源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乡镇污水处理工程、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工程、农村卫生设施配套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
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