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扶持政策:各级财政要把创业扶持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各级科技、支农、就业、工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引导、扶持创业、支持全民创业。
2、税收扶持政策:对初创企业应纳税收确有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的,允许其按《征管法》规定申请缓交两年税款。对创业者从事农业开发、农产品初加工、农业服务业等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
3、规费减免政策:两年内为新创业者减免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规费。
4、金融扶持政策:为新创业者创办个体工商户提供5万元以内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创业并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人均5万元掌握;对已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成功创业,且按时归还贷款的,可视其经营扩大和带动就业人数(3人以上)增加的情况,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5、社保扶持政策:城乡创业者新创企业,享受困难企业社会保险优惠政策,经批准可以先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在2年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创业者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支持其创业。初创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其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统一按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予以核定,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纳部分降低50%的缴费比例。本地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或创业后,可随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手续,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
6、费用补贴政策:进入创业园或创业基地的企业,享受2年内减半交纳房租费和水电费,2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其减免费用所需资金在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初始创业者,可免费参加创业服务机构举办的创业培训班;新创企业招收的员工,符合条件的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如企业自己组织培训的,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
7、放宽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拓展创业领域。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有关部门要简化办证、办照程序,切实搞好服务。积极扶持文化、商贸、餐饮、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利用我地区农村资源优势,鼓励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设施农业、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编织业。
(三)搭建四个平台,服务全民创业
1、创业政策法律平台。一是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各县(市)、各部门要按照新政办发〔2009〕25号和吐地行办[2009]42号文件要求,制定和完善操作性较强的扶持创业的具体措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信息和扶持帮助。二是加大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切实加强对创业政策措施的宣传,使广大创业者和全社会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对政策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三是做好政策法律服务咨询。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设创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法律及业务咨询等服务,解答创业者的疑问,倾听创业者的心声,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