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现实需求及发展趋势,制定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开发和部署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一诊疗项目、疾病名称、新农合证号等编码规则,统一确定网络链路建设、数据交换和新农合磁条卡应用等相关标准。根据实际条件和工作需求,逐步拓展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扩展系统覆盖范围,分步实施。
二是明确职责,分级负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分级负责并组织实施。省卫生厅负责新农合省级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协调、指导全省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各市(州)卫生局负责市(州)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辖区内各县(市、区)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本辖区内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县级数据中心及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及运行。
三是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将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纳入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步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管理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将未来发展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投资规模,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加快实现与当地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医疗救助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等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交流,使新农合信息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连接,并延伸至村卫生室,形成覆盖统筹区域的新农合信息管理网络。在武汉1+8城市圈2010年率先实现圈内新农合一卡通的基础上,其他县(市、区)在统筹区域内实现一卡通,并通过扩展功能、规范流程及服务,确保2011年内实现全省一卡通。
(三)总体目标。
以规范服务、提高监管效率和方便农村居民受益为目的,采用先进的、成熟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整合新农合信息资源,连通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在各级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间建立专用的计算机网络联接,在武汉1+8城市圈新农合一卡通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省范围内的新农合磁卡管理,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全省新农合信息管理网络,实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提高新农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适应农村居民流动性增强的新形势,满足参合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解决好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即时结算,以及参合关系的转移和续接问题。并逐步以此为依托,拓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服务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融入区域卫生综合信息平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