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全省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由省住建厅、省经信委、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组织落实。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和管理,明显改善农村面貌。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环保“四个两”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每年建成200个左右农村新社区或中心村,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建成1000个示范宜居村庄。

  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

  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信贷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由省农业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人社厅、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组织落实。

  总结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经验,支持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宜都市、大冶市、荆门市掇刀区等县(市、区)开展城乡一体化扩大试点,支持竹(竹山、竹溪)房(房县)城镇带等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带动全省城乡朝着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市场、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方向发展。

  --由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组织落实。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全省推进形成不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更加突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重点开发区域要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加强污染防治力度,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保障全省生态安全。

  农产品主产区要坚持以种养业为主体,调整农林牧副渔结构,在提高优质粮棉油产能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水产、畜牧、林特等优势产业。

  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使之成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点地区,点状分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保护地。

  --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组织落实。

  坚持“一主三化”方针,走各具特色的县域发展道路,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一批县(市、区)进入“中部百强县(市)”、力争1-2个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由省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组织落实。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快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和丹江口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支持建设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整合区域资源,统筹发展,创新机制,整体推进。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地区“616”对口支援工程,开展散居少数民族乡镇“1+1”对口帮扶活动,大力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由省扶贫办、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省民宗委、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州)组织落实。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特色发展、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力争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6-8个开发区税收收入过1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