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湖北机场集团公司、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市、州、林区政府配合。
5提高水运、管道运输能力。
主要目标:以长江干线航道与港口整治为核心,以内河航运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沿江城市带的开放开发;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管网系统。
工作任务:(1)重点推进武汉新港、宜昌三峡物流中心、鄂东组合港、荆州组合港等四大港口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现代港口体系。(2)重点建设应城地下储气库,为西气东输二线配套。加快省级重点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形成“三纵四横”的天然气基本管网。全省80%以上的县级城区建成较完善的城市燃气管网,争取全省油气管网总里程达8000公里。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住建厅及相关市政府配合。
6推进现代物流设施建设。
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园区。
工作任务:(1)加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力度,着力培养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力争在2015年之前培养5-10个重点物流园区(中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促成若干家重点物流企业上市或达到国家级5A标准。(2)鼓励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企业建立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引导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推广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配套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体系。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信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配合。
(五)重点地区发展。
1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主要目标:着力构建要素富集、产业聚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活力城市圈,通达、通畅、智能的快捷城市圈,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圈。
工作任务:(1)大力推进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先行先试示范效应。(2)加快推进圈域内产业发展、城际交通、农业产业化、商贸流通、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3)推进圈域内重点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市政府配合。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主要目标: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将鄂西圈建设成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特色文化圈,推动圈域内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
工作任务:(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圈内交通网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2)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3)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加快电力、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市、州、林区政府配合。
3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主要目标: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努力建设“三带一枢纽”,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成促进“两圈”互动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区。
工作任务:(1)重点完善水运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港口与航道建设,大幅提升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完善干支直达的水运网络。(2)坚持以水兴带,着力构建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涉水产业。(3)充分发挥武汉核心作用和黄石、荆州、宜昌、黄冈、鄂州、咸宁等重要节点城市的聚集扩散功能,协调推进“以港兴城”战略,着力提升沿江地区城镇化水平。(4)重点加强水资源、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5)加快湖北汉江流域综合开发。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市政府负责。
4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主要目标: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
工作任务:(1)支持县、市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企业、产业及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2)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建立县域经济激励奖励制度,对财政特困县、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3)改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4)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5)继续深入落实国家“两个比照”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