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势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运用和管理,网上虚拟社会规范和管理需要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亟待加强,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突出,各类社会矛盾明显上升,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都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苏州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呈现并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1.自然灾害处于多发频发期。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天候事件频发,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自然灾害的风险越来越大,对人民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苏州市共出现雷击、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127次,发生区域性、局地性自然灾害共3735次。
2.保障安全生产任务繁重。近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保持总体稳定的态势,但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事故情况存在不平衡,个别行业事故发生频次较高,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10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448起、死亡789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占到77.44%,死亡人数占到90.11%。此外,全市火灾事故的发生起数、损失程度也有上升态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3.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我市外来人口多,流动频繁,随着人口流动量的加大和流动速度的加快,传染病疫情及职业中毒的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中市场秩序混乱、源头污染严重、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为医疗费用高昂、医患互信度降低等原因,医患纠纷呈现高发态势。2010年,全市共接处医患纠纷196起,同比上升12.6%。一些当事人动辄堵医院大门、在大厅摆花圈、设灵堂,甚至侵扰、追打医务人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4.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需求结构深刻变化,而且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我市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增加的趋势,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一是征地拆迁引发的不稳定事端多发,个别事件在省内、全国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拆迁居民越级上访频繁,并不时有过激行为。二是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怠工罢工事件频发。2010年,全市因劳资纠纷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共55起,占总数的30.6%。三是涉校不稳定因素增多。因学校管理、非法办学等引发的不安定事端时有发生。四是特殊群体串联、上访事件和不稳定事端未能杜绝。
各地各部门必须科学审视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化解各类矛盾问题,通过发展和改革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难题,通过创新和实践大胆探索应急管理的新模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按照“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的要求,健全预案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组织机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建设。重点加强薄弱环节、优先解决制约应急响应时效等突出问题。
2.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各地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的有机整合,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总体把握应急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3.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4.技术先进、标准规范。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施,提高应急体系的科学性、高效性、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政府投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拓宽应急管理经费渠道,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