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景观不协调的灌木应及时进行改植。
5.5.5 补植的树木应与栽植地段原树木的品种及规格保持一致。
5.5.6 新补植的树木应按照树木种植导则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浇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100%。
5.5.7 特殊环境下的树木应做以下保护:
1 车流量、人流量大的地点,应设围栏或树池保护板。
2 处在施工现场内的树木应用竹片等材料包扎树木。
5.6 防风、防寒及防意外
5.6.1 防风、防寒设施应坚固、美观、整洁,无撕裂翻卷现象。
5.6.2 在秋季做好排水,停止施肥及控制灌水,促使枝干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需要冬季防寒的树木应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
5.6.3 设风障防寒应在迎风面搭设,高度应超过株高,风障架设必须牢固、美观。
5.6.4 不耐寒的树木要用防寒材料包扎主干或包裹树冠防寒。如遇到下雪天气应及时清除树枝、树杈上的积雪,无积雪压弯、压伤、压折枝条现象。
5.6.5 遇雷电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树断枝,应立即处理并疏通道路。
5.6.6 月季应在浇冻水前进行培土,可喷洒抗蒸腾剂防止月季抽条。
6 植物养护技术--草坪养护
草坪的养护工作需在了解各草种生长习性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立地条件、草坪的功能进行不同精细程度的管理工作。
6.1 浇水
6.1.1 人工草坪原则上都需要人工灌溉,尤其是土壤保水性能差的草坪更需要人工浇水。
6.1.2 灌水时期:除土壤封冻期外,草坪土壤应始终保持湿润,暖季型草主要灌水时期为 4~5月,8~10月,冷季型草为3~6月,8~11月。
6.1.3 浇水质量:每次浇水以达到30cm土层内水分饱和为原则,不能漏浇。因土质差异容易造成干旱的范围内应增加灌水次数。漫灌方式浇水时,要勤移出水口,避免局部水量不足或局部地段水分过多或“跑水”。用喷灌方式灌水要注意是否有“死角”,若因喷头设置问题,局部地段无法喷到时,应人工加以浇灌。
6.1.4 水源:用河水、井水等水源时,应注意水质是否已污染,或是否有影响草坪生长的物质存在。
6.1.5 排水:冷季型草坪应注意排水,地势低洼、雨季有可能造成积水的草坪应有排水措施。
1 对冷季型草坪植物的生长应加强浇水,保证水分充足。
2 新栽草坪除雨季外,每周宜浇1~2次透水,并渗入地下100~150 mm。
3 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应稍大于该草种规格的蒸腾量。
4 炎热夏季浇水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避开中午暴晒时间。
5 在入冬前日化夜冻时浇足越冬水,春季解冻后浇透解冻水。
6 病害易发期不宜在傍晚浇水,宜在上午没有露水时浇水。
7 浇水应避免对草坪的冲刷,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6.2 施肥
6.2.1 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1 宜在春季进行,生长期施追肥每年2~3次,剪草1周内进行。
2 用量根据草地生长需要而定,干施时加1~2倍干细土混合均匀撒施,应避免叶面潮湿时撒施。撒肥后必须及时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避免肥分被冲走。
3 高质量草坪初建造时应施入基肥外,每年必须追施一定数量的化肥或有机肥。
4 高质量草坪在返青前施腐熟粉碎的麻渣等有机肥,施肥量50~200g/m3。
5 野牛草草坪,当出现草色稍浅时应施氮肥,以尿素为例,每平方米约10~15g,八月下旬修剪后应普遍追氮肥一次。
6 冷季型草:主要施肥时期9~10月,以氮肥为主,3~4月份视草坪生长状况决定施肥与否,5-8月非特殊衰弱草坪一般不必施肥。
6.2.2 施肥方式
1 撒施:无论用手撒或用机器撒都必须撒匀,为此可把总施肥量分成二份,分别以互相垂直方向分两次分撒。注意切不可有大小肥块落于叶面或地面。避免叶面潮湿时撒肥,撒肥后必须及时灌水。
2 叶面喷肥:全生长季都可用此法施肥,根据肥料种类不同,溶液浓度约为0.1~0.3%,喷撒应均匀。
6.2.3 补肥
草坪中某些局部长势明显弱于周边时应及时增施肥料。补肥种类以氮肥和复合化肥为主,补肥量依具体情况而定,通过补肥,使衰弱的局部与整体的生长势达到一致。
6.2.4 施肥试验
因土质等立地条件的不同、前期管理水平的不同,施肥前应作小面积不同施肥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施肥量,避免浪费或不足。
6.3 修剪
6.3.1 修剪时间:草坪生长季节必须定期修剪,冷季型草坪春季4月上中旬开始修剪,最后一次修剪在11月中旬完成。新建植的草坪在草高生长到留茬高度的1.5倍时进行修剪。
6.3.2 修剪高度与修剪频率:适时修剪,达到均匀整齐,每次修剪量不应超过茎叶组织纵向总高度的1/3。
6.3.3 修剪高度应按照品种本身的特性、草坪草生长的立地条件及生长季节的气候条件和草坪草自身的状态修剪。
6.3.4 应根据草坪的草种、生长速度、养护标准、环境条件、发育阶段、草坪利用强度等因素来确定。在干旱炎热夏季、生长初期和末期,应适当提高修剪高度。任何情况下不得产生花穗。参考修剪高度见表6.3.4
表6.3.4
常见草坪修剪高度一览表
冷季型草坪
| 修剪高度(cm)
| 暖季型草坪
| 修剪高度(cm)
|
草地早熟禾
| 4~5
| 野牛草
| 4~6
|
高羊茅
| 5~7
| 结缕草
| 3~5
|
多年生黑麦草
| 4~6
| 马尼拉草
| 5~7
|
小糠草
| 3~5
| 狗牙根
| 4~5
|
匍匐翦股颖
| 3~4
| | |
6.3.5 剪草次数
草坪的修剪次数应根据不同的草种、不同的管理水平及不同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1 野牛草:全年剪1~2次,自5月至8月,最后一次修剪不晚于8月下旬。
2 结缕草:全年剪2~10次,自5月中至8月,高质量结缕草一周剪一次。
3 匍匐剪股颖草:以覆盖裸露地面为目的,基本上可以不修剪,为提高观赏效果可剪2~3次。
4 冷季型草:以剪除部分叶面积不超过总叶面积的1/3确定修剪次数。粗放管理的草坪最少在抽穗前应剪两次,达到无穗状态;精细管理的高质量冷季型草以草高不超过15cm为原则。
6.3.6 夏季以早晚进行修剪为宜,立秋后应在杂草结籽前修剪,修剪应按合理程序进行,遇到有病害的草坪应进行隔离修剪,剪下的草屑应集中处理并及时对草坪进行病害防治。
6.3.7 同一草坪不应多次在同一行列、同一方向修剪。剪草应平整,边角无遗漏。草屑应及时清理。
6.3.8 剪草注意事项
1 剪草前需彻底清除地表石块砖石、树枝等杂物进行清理。
2 检查剪草机各部位是否正常,刀片是否锋利。
3 剪草需在无露水的时间内进行。
4 剪下草屑需及时、彻底地从草坪上清除。
5 剪草时需一行压一行进行,不能遗漏。某些剪草机无法剪到的角落需人工补充修剪。
6.4 病虫害防治
6.4.1 病虫害防治在草坪管理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草坪生长季节尤为重要。
6.4.2 药物防治要根据不同的草种,在不同的生长期,根据病虫害种类的生长发育期,选用不同的农药,使用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施用方法。
6.4.3 草坪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表2、附表3)。
6.5 除杂草
6.5.1 除杂草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草坪品种和杂草多少而定,遵循除早、除小、除净原则。
6.5.2 及时消除非种植的杂草。草坪只要有杂草,在早春杂草发芽出土时和立秋杂草籽成熟前,均应及时排除干净。
6.5.3 人工排除杂草应连根挖出,集中处理,若杂草集中量多,可连根挖除,再补栽所需草种。
6.5.4 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应在杂草幼苗期及时施药,严格掌握药剂浓度和单位面积施药量,大面积草坪施药时应分小区逐区喷洒,避免重复和遗漏。
6.5.5 施药应选择晴天、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
6.5.6 施药应选择在下风方向,严禁喷施在树木、花卉上。
6.5.7 雨季喷施,宜在12h之内不下雨即可抓紧进行。
6.5.8 除草剂保管、施用应注意安全。
6.5.9 使用纯草种和混合草种,其草种纯度达95%~98%时,可通过剪草控制杂草生长。
6.5.10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目的草旺盛生长是抑制杂草滋生与蔓延的手段。
6.5.11 野牛草、羊胡子草草坪根据“草情”适当控制水分来抑制杂草生长。
6.5.12 用剪草手段可控制某些双子叶杂草的旺盛生长。
6.5.13 生长迅速、蔓延能力强的杂草如牛筋草、马塘、律草、灰菜、蒺藜等必须人工及时拔除,以减少其危害。
6.5.14 草坪中某些杂草可能具有观赏价值,保留其生长对草坪草的生长及草坪景观不会造成危害,应适当保护或控制其生长状态。几种可能有观赏价值的杂草见附表4。
6.6 清理
6.6.1 各类草坪均需随时保持地表无杂物。
6.6.2 早春需彻底清理枯叶,暖季型草与羊胡子草坪应于2月中旬前清理完毕,暖季型草于3月上旬前清理完毕。
6.7 复壮与更新
6.7.1 补栽应挖除枯黄、死亡草根,将地整平再补栽同种草坪品种。
6.7.2 草坪生长一定年限后(一般情况2年)已衰败,应采用断根、施肥等方法进行更新、复壮。
6.7.3 应通过疏草、打孔等措施增加土壤的通风透气性,及时清理枯草层。
6.7.4 用补播、补栽、定期封闭、覆盖裸露斑块等措施,对草坪更新复壮。
1 当草坪中以杂草为主或目的草覆盖度低于50%时应及时采取复壮措施;若目的草覆盖度低于30%时应考虑更新。
2 草坪复壮的主要手段是剔除杂草、增加灌水、增施肥料。覆盖度低的局部地段应补播或补种。
3 草坪更新的关键措施是多年恶性杂草的清除(若更换草种则应对前茬的草种视作恶性杂草)为达到清除目的可使用灭生性除草剂。
7 植物养护技术--宿根花卉和草花养护
7.1 标准
7.1.1 一二年生花卉: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分枝不少于3~4个,叶簇健壮,色泽明亮。
7.1.2 宿根花卉 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
7.1.3 根茎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
7.1.4 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
7.2 宿根花卉的养护管理
7.2.1 应根据宿根花卉不同品种的开花结实、越冬休眠等生长习性,采取相应养管措施。
7.2.2 宿根花卉开花后,对不具有观果价值的品种应及时修剪残枝、残花、残果。
7.2.3 宿根花卉进入休眠状态后,应及时清除地上部分的枯枝、残叶。
7.2.4 对根蘖成丛的宿根花卉,宜结合调整栽植密度,于休眠期进行分墩重栽。
7.2.5 冬季宜对耐寒性差的宿根花卉培土保墒、防寒。
7.2.6 对易倒伏的宿根花卉应适时修剪。对有二次开花习性的宿根花卉(如费菜、矮景天等)应在花后适时进行修剪。
7.2.7 宿根花卉生长期间应进行追肥或叶面施肥。
7.2.8 应根据宿根及草本花卉种类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以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1 喜湿的品种应在生长期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给。宿根花卉必须浇冻水和返青水。
2 在春季开花的草花必须及时浇水,宿根花卉必须浇返青水。
3 土壤封冻前剪除地上部分后浇足冻水。
7.2.9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根据植物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应施有机肥。
2 栽种时应施足基肥,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1~2次,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无机肥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在生长期间应进行追肥或叶面施肥。
3 肥料的施用应适量、均匀。
7.2.10 修剪及分栽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草本花卉需摘心的品种应及时摘心;草本花卉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生长季节应及时清理枯黄叶片。
2 对根蘖成丛的宿根花卉,过密时应重新分栽。
3 对宜倒伏的宿根花卉应适时修剪,及时清理倒伏叶片。
4 进入休眠状态后,应及时清理地上部枯枝、残叶。
7.2.11 及时中耕除草,不得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宿根花卉萌芽期应保护新生嫩芽,并及时剪除多余萌蘖。
7.2.12 补植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及时清理死苗,并在两周内补植与原来种类及规格接近的植株。
2 补植应按照种植导则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
7.2.13 对不耐寒的宿根草本花卉应采取覆土、覆膜等不同防寒措施,确保安全越冬。
7.3 草花的养护管理
7.3.1 应针对春季播种、夏秋开花的一年生草花和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开花的二年生草花,采取不同的养管措施。
7.3.2 草本花卉需摘心的品种(如一串红、菊花)应及时摘心。对株型高、花茎长、花朵大的品种(如菊花),应用支柱固定。
7.3.3 草本花卉开花后,应及时摘除残花。生长季节应及时清除黄叶。缺株应进行补栽。
7.3.4 应对栽于篱垣和棚架的攀缘草花采取适宜的牵引措施。
7.3.5 应适时浇水、施肥或叶面施肥。
8 植物养护技术--水生植物养护
8.1 标准
8.1.1 水生植物:生长繁茂,根茎发育应良好,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无杂草,整体完美。
8.1.2 水生花卉:花叶自然,枝茎挺直,错落有致,搭配美观。
8.1.3 盆栽水生花卉:盆净水清,叶满花丰,自成一景。
8.1.4 湿生花卉:叶色浓绿,花朵鲜艳,配置相宜,丰富美观。
8.2 水位与水质
8.2.1 水生植物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季节所需水深各有不同,可适时调节水深,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水生植物应调节水位,掌握由浅入深,再由深到浅的原则。栽种时,保持50~100mm的水位,随着立叶或浮叶的生长,可根据植物的需要量提高水位。
8.2.2 部分水生植物抗风、抗寒能力差,冬天应进室内或灌深水防冻。
8.2.3 禁用污水浇灌水生植物
8.2.4 应经常捞出水中的枯叶、落叶、落花、落果以及其他飞落于水中的杂物,或滋生于盆中的杂草等。
8.2.5 水中可适当养鱼,防止有害浮游生物的繁衍。
8.2.6 依湖、池的大小、深浅适时放水清底。
8.3 水生植物的繁衍
8.3.1 挺水植物的水下泥边砌制围堰,防止根茎蔓延。一旦超出设定范围,应从水下割除植株。
8.3.2 浮水、沉水植物繁衍很快,应根据设计要求经常进行打捞、清理,保证疏密适宜的水面景观。
8.4 施肥
8.4.1 观花的沿岸或挺水植物,每年至少应施肥1次。施肥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应用可分解的纸做袋装肥或用泥做成团施入泥中。栽植前应向土壤中施足够的有机肥。
8.4.2 生长季应适当施追肥,可埋入水下土层中,也可施撒于水中。
8.4.3 向水中施撒化肥,应遵循“少施多食”的原则,防止水生植物和水中鱼类受伤害。
8.5 越冬
8.5.1 露地越冬的水生植物,入冬后应灌足水,水层深于水面冻结深度。封冻后适时打洞通气,保证水下氧气供应。
8.5.2 盆(缸)栽水生植物,入冬后应将盆(缸)移入温(冷)室中培养越冬。
8.5.3 湿生植物冬季可用雪埋越冬,待第二年新芽萌发前再行清理。
8.6 其他防护
8.6.1 应随时拔除水中的杂草,杂草未结实前拔除最为宜。
水生植物在幼苗期生长缓慢,从栽植起到植株生长的全过程,必须经常清除杂草。
在水生植物群落营造前期,应加强人工维护,去除该群落中生长的其它品种的水生植物。
水面上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应小于水面积的30%,漂浮植物或浮水植物应进行围合,固定其位置和范围。因繁殖而密度过大时,应剔除部分老植株。
老化及生长不良的水生植物应及时更换或更新种植,并应在其休眠或生长相对停滞时进行。
8.6.2 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随时观察病虫害情况。应及时防治水生植物的病虫危害。
8.6.3 设置于风口处的水生植物,应作防风处理。
9 植物养护技术--藤本植物养护
9.1 标准
9.1.1 生长健壮,花繁叶茂,枝蔓匀称,覆盖率高,载体牢固,整体美观,无病虫害,花果无损。
9.1.2 栽植地土壤不能裸露,应覆以地被植物、木屑、树皮或石子。
9.2 浇水与施肥
9.2.1 藤本植物应适时足量的浇水,保持土壤一定的含水量。
9.2.2 因植物种类不同,应分别施用适量的肥料。盆栽藤本植物更应注意肥料的供应,必要时可进行根外追肥。
9.2.3 雨季应做好排水,秋季停止施肥、灌水,冬季及时清除藤蔓、棚架上的积雪。
9.3 整形修剪
9.3.1 修剪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藤本植物的修剪应以促进分枝为主,并剪除徒长枝和下垂枝。
2 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应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藤蔓。
3 每年常规修剪1次,每隔2~3年应理藤1次,理顺分布方向,使叶蔓分布均匀、厚度相等,并应依不同类型及生长状况及时牵引。
9.3.2 不同的绿化主体应选用适宜的藤本植物。不同的藤本植物应为其设置适宜的攀附物。
9.3.3 藤本植物应进行适当修剪、牵引、和绑扎,枝蔓布局应均匀,保证整体的通风、透光。
9.3.4 绿化建筑墙面的藤本植物不得影响建筑门窗的开启和采光。
9.3.5 藤本植物修剪
1 爬蔓树木(如藤本月季),应设篱架,修剪时培养主蔓,将多余的枝蔓在萌芽时疏剪。
2 藤本植物应在早春剪除枯病枝、老弱枝、过密枝。
9.3.6 绿篱修剪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绿篱修剪高度应视情况确定。
2 绿篱顶部及侧立面修剪应保持平整。球型绿篱修剪应保持外轮廓圆滑。
3 分车带绿篱修剪宽度应控制在分车带宽范围内。
9.4 越冬
9.4.1 一年生藤本植物秋后应及时拔除并对土壤进行处理。
9.4.2 宿根草本藤本植物地上部分应在冬季齐地剪除,覆以疏松的土壤越冬。
9.4.3 乡土木本藤本植物或具有吸盘的藤本植物,冬季可不落架越冬。
9.4.4 新引进的栽培品种、耐寒能力较差的木本藤本植物,入冬后,枝蔓应进行修剪盘扎、覆草、埋藏越冬。
10 植物养护技术--古树名木养护
10.1 标准
10.1.1 新芽萌芽力强,树冠枝叶茂密。
10.1.2 设有围护设施,建立保护标志。
10.1.3 养护制度完善,没有病虫危害。
10.1.4 应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应在树下设立围护设施。
10.1.5 经常观察树木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危害应及时杀灭。发现长势不旺,应及早对症施治。
10.1.6 采取相应的措施补充营养,补给水分或加强土壤通气。
10.1.7 应及时锯掉或剪除枯死枝杈,防止风折。
10.1.8 已枯死的古树名木应按报批程序进行伐除、销号。有历史意义或价值的枯死古树名木,可原地保留,但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0.2 立地条件
10.2.1 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效孔隙度应在10%以上,容重应在1.35g/cm3 以下;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0%~20%之间;松柏类古树生长土壤含水量应在14~17%之间;土壤pH 值应在6.5~7.5 之间;土壤含盐量应在0.3%以下。
10.2.2 树穴直径不得小于4m。半径10m 之内不得采用硬铺装。如因条件限制需要铺装,必须采用透气铺装材料。
10.2.3 树木生境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含水量高、地下水位高,必须设置渗水井、铺设盲管等有效的排水设施。雨季应及时排除树木根系区的积水。
10.2.4 树木根系分布区域应适时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
10.3 浇水
10.3.1 必须浇冻水和返青水,干旱的年份,春、夏两季旱时也要补水。
10.3.2 无铺装情况下,浇水面积应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面积,浇水要浇足浇透。
10.3.3 冬季可将自然降雪堆在树下,严禁用含盐雪、融雪盐水侵浸树根。
10.3.4 应避免园林绿地浇水对古树产生的不良影响。
10.4 施肥
10.4.1 应以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
10.4.2 施肥应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或环施或穴施、沟施,沟或穴深0.3~0.5m,沟施或穴施均应分布均匀,施肥位置每年应轮换。
10.4.3 施肥量应根据树种及土壤肥份情况而定。
10.4.4 施有机肥以土壤解冻后、树木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为宜。
10.4.5 针叶类古树(如油松)应注意调节土壤的元素平衡,可增施松林中的菌根土或栎树腐叶土,也可施用专用菌根肥。
10.4.6 叶面施肥应在生长季节进行。每年可进行2~3 次叶面施肥,叶面施肥配比为氮:磷:钾=1:1:1,施肥浓度0.2~0.3%。叶面施肥宜在无风雨的傍晚进行。
10.5 病虫害预防
10.5.1 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0.5.2 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方法,积极保护和利用鸟类、昆虫等天敌防治虫害。
10.5.3 药物防治应以无、低毒农药为主;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新发现的病虫害应做好调查、研究和控制,防止病虫对古树名木造成危害。
10.6 保护
10.6.1 凡树体不稳或树体倾斜的古树,必须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或支撑。支撑部位要衬垫耐腐蚀性缓冲物,不得损伤树皮。
10.6.2 生长在地势高、空旷处以及高大突出的古树,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10.6.3 古树树体有树洞必须及时填充修补。修补树洞应先刮除腐烂部分,涂抹防腐剂。可使用聚脂类发泡剂和青灰、石膏、混凝土等材料填充。
10.6.4 严禁在古树名木上乱划乱刻或晒凉衣物;严禁向古树名木乱泼污水;严禁在古树名木旁挖土、取石;严禁在古树名木树冠下修筑建筑、堆积废土垃圾和架线。
10.7 濒危古树复壮
10.7.1 可采用复壮沟技术措施。具体方法如下:复壮沟应挖在树冠正投影边缘处,深80~100cm,宽80~100cm,长度和形状因地形而定;复壮沟添充基质应采用松、栎、槲树的自然落叶和紫穗槐、苹果、杨树等枝条,分层铺放;在松、栎、槲树的自然落叶中,60%的腐熟落叶40%半腐熟的落叶混合,并加少量氮、磷、铁、锰等元素;紫穗槐、苹果、杨树的枝条应截成40cm 长,并扎成小捆,分为两层铺放,每层厚10cm,埋入地下;在复壮沟中,每隔5m 设一个通气管或渗水井。